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红豆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外甥心急?我先替他打江山蓝太平朱允熥全文

外甥心急?我先替他打江山蓝太平朱允熥全文

朱颜白发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嘿,你比你爹蓝玉还要狂啊!”朱元璋怪笑一声道。他没想到,这毛头小子竟然临危不惧。不但敢于反抗自己的天威,还道破了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确实是个人才,可惜他是蓝玉的儿子。“事到如今,咱不妨告诉你,允炆这孩子更适合挑这副担子。”朱元璋的话一出,文官集团都暗中长出一口气。淮西勋贵这群武将,都面如死灰。开国公常升,虽然低着头却眼圈通红,双手紧握。“那陛下如何安置允熥殿下?”朱元璋微微一愣,随即说道,“这你不必操心,咱准备封他为梁王,安享一世荣华富贵。”跪在门外的吕氏,强忍着内心的狂喜,尽量保持冷静。她这些年的谋划终于见了成效,她的儿子即将成为储君。她终于可以直起腰,抬起头了。朱允炆更是面露喜色,轻蔑的看了一眼低着头跪在那的朱允熥。跪在门外的朱...

主角:蓝太平朱允熥   更新:2025-02-19 15:4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蓝太平朱允熥的其他类型小说《外甥心急?我先替他打江山蓝太平朱允熥全文》,由网络作家“朱颜白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嘿,你比你爹蓝玉还要狂啊!”朱元璋怪笑一声道。他没想到,这毛头小子竟然临危不惧。不但敢于反抗自己的天威,还道破了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确实是个人才,可惜他是蓝玉的儿子。“事到如今,咱不妨告诉你,允炆这孩子更适合挑这副担子。”朱元璋的话一出,文官集团都暗中长出一口气。淮西勋贵这群武将,都面如死灰。开国公常升,虽然低着头却眼圈通红,双手紧握。“那陛下如何安置允熥殿下?”朱元璋微微一愣,随即说道,“这你不必操心,咱准备封他为梁王,安享一世荣华富贵。”跪在门外的吕氏,强忍着内心的狂喜,尽量保持冷静。她这些年的谋划终于见了成效,她的儿子即将成为储君。她终于可以直起腰,抬起头了。朱允炆更是面露喜色,轻蔑的看了一眼低着头跪在那的朱允熥。跪在门外的朱...

《外甥心急?我先替他打江山蓝太平朱允熥全文》精彩片段


“嘿,你比你爹蓝玉还要狂啊!”

朱元璋怪笑一声道。

他没想到,这毛头小子竟然临危不惧。

不但敢于反抗自己的天威,还道破了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确实是个人才,可惜他是蓝玉的儿子。

“事到如今,咱不妨告诉你,允炆这孩子更适合挑这副担子。”

朱元璋的话一出,文官集团都暗中长出一口气。

淮西勋贵这群武将,都面如死灰。

开国公常升,虽然低着头却眼圈通红,双手紧握。

“那陛下如何安置允熥殿下?”

朱元璋微微一愣,随即说道,“这你不必操心,咱准备封他为梁王,安享一世荣华富贵。”

跪在门外的吕氏,强忍着内心的狂喜,尽量保持冷静。

她这些年的谋划终于见了成效,她的儿子即将成为储君。

她终于可以直起腰,抬起头了。

朱允炆更是面露喜色,轻蔑的看了一眼低着头跪在那的朱允熥。

跪在门外的朱允熥身子一抖,终还是低着头伏在地上。

眼泪止不住的流,咬破嘴唇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陛下这么安排,对得起为您拼死生下嫡长孙、嫡次孙的已故太子妃常氏吗?”

“陛下这么安排,对得起为大明江山征战半生,立下汗马功劳,死在征途中的开平王吗?”

“陛下这么安排,对的起死去的千千万万淮西子弟吗?”

“陛下用淮西人的血,浇灌一个前朝降将之女、一个侍妾所生的庶子,你问过咱淮西子弟会答应吗?”

句句诛心,字字带血!

蓝太平的话,令朱元璋脸色涨红,大怒道,“竖子安敢,快把弓箭给我,我要射死他。”

锦衣卫指挥使蒋瓛见状,忙从身上取下配弓双手恭敬的呈上去。

“饶了我舅舅,饶了我舅舅。”

朱允熥猛然站起,从后左门跑了进来。

他哭着喊道,“皇爷爷,饶了我舅舅吧,呜呜…”

“孙儿不要当什么太孙,孙儿只求您放过舅舅,孙儿保证绝不敢跟二哥争这个位子。”

他扑通跪在御前,不断的磕头。

朱允熥的闯入令所有人都吃了一惊,让气血上涌的朱元璋冷静下来。

他把手中的弓箭扔下,一旁的掌印太监王景弘忙把弓箭捡起来退到一旁。

“允熥快回来,请陛下恕罪,是妾身没有拦住他。”

吕氏也跟着跑了进来跪下。

嘴上替朱允熥求情,但是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后面的朱允炆也跟了进来,看见满朝文武他有点紧张,但随即调整好状态。

“皇爷爷请您饶恕三弟的无礼,他也是情急之下才冲撞了您。要怪就怪孙儿没有教导好弟弟,孙儿愿意替三弟受罚。”

朱允炆一番话,表现的担当与勇气,令一众文官心中暗暗称赞。

蓝太平则看着那个磕头不止,嘴里不断重复着“饶了我舅舅吧。”的孩子,眼圈一红。

“哼,跟你爹一样心软。”

朱元璋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像太子有何不好,陛下以前不也经常夸赞太子宽厚仁德吗?”蓝太平缓步走向朱允熥,一旁的大汉将军竟然不敢阻拦,只是紧紧的跟着他。

朱元璋被噎的一滞,只是“哼”了一声。

蓝太平扶住还在磕头的朱允熥,对方一愣看向自己的三舅。

“三舅,你快向皇爷爷认错,他不会真怪你的。”他抓住蓝太平的衣袖哽咽道。

“噓!”

蓝太平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熥儿,三舅答应过你这个位子是你的,谁也抢不走。”

蓝太平用手轻轻拂去孩子脸上的泪珠。

“大胆,你竟敢说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吕氏竟然情不自禁的呵斥道。

朱元璋眉头一皱,吕氏似乎意识到什么,慌忙又低下头。

“哼,你那点小伎俩,真以为能瞒过咱吗?”朱元璋阴沉的脸上浮起一丝不屑的神色。

“带上来吧。”

随着朱元璋的话音刚落,两名大汉将军押着傅让走了上来。

看着被绳索捆绑的傅让,颖国公傅友德大吃一惊。

因为傅让正是他的二儿子,现任金吾后卫镇抚,从五品。

这金吾后卫是上直十二亲卫之一。

“哼,颖国公你真是老糊涂了。不光自己儿子管不住,自己也跟着个后辈瞎胡闹。”

颖国公傅友德身子一颤,看了眼儿子,咬着牙说,“臣有话要说。”

“你给咱闭嘴。”

一声怒喝,傅友德张开的嘴又闭上了。

朱元璋睥睨着众臣,“咱本是淮右布衣,一路走来激战陈友谅,灭了张世诚,推翻暴元。可谓是扫清寰宇,荡静中原,驱除鞑虏,复我中华。”

“咱不说是千古一帝,至少也可与秦皇汉武比肩了。”

朱元璋说到此处顿了一下,“你们竟然要反咱?竟然敢反咱?你们配吗?”

“那点阴谋诡计,想瞒住咱?”

“做梦!”

随着他的话音刚落,从大殿门口涌进一队士兵,把所有人团团围住。

而一身戎装的丘福手握佩剑走了进来。

“末将丘福护驾来迟,请陛下责罚。”

朱元璋并未说话,只是用冰冷的眼神扫视群臣。

一众大臣纷纷侧目,这丘福是哪里来的?府军前卫何时换指挥使了?

丘福是燕山中护卫的一名千户,朱棣回北平时他被留下,于昨夜突击接替府军前卫指挥使职务。

此时奉天殿内众臣皆是冷汗淋漓,纷纷跪下高呼,“臣万死不敢,请陛下明鉴。”

那些不可一世的淮西勋贵,也纷纷跪倒在地,被洪武大帝朱元璋的气势压的不敢抬头。

就连东莞伯何荣,这个莽夫也稍一犹豫跟着跪下。

整个大殿内,只有蓝太平矗立。

“哼,不愧是蓝玉的儿子。”

也不知道是夸呢,还是嘲讽。

“丘福已经控制住了整个府军前卫,蓝玉安插在上直十二亲卫的将领,已于昨夜被锦衣卫秘密拿下。”

“咱家棡儿,棣儿已经组织了两道防线,彻底断了蓝玉的后路。”

朱元璋这两句话,如同惊雷。

淮西勋贵们惶恐的抬起头,看向蓝太平。

他们知道,如果这次输了等待他们的将是抄家灭族。

虽然这次谋划绝大多数的勋贵并不知情,但是他们太了解自己这位陛下的心狠手辣。

即使他们这次没参与,皇帝陛下也不会饶了他们。更何况,刚才已经有许多淮西侯爷被点名拿下了。

为了大明江山永固,朱元璋会毫不留情的借着这次事件,彻底铲除淮西勋贵。

就像“胡唯庸案”一样,成为朱元璋的垃圾桶。看谁不顺眼就给谁扣上一个胡唯庸余党的帽子,扫进这个垃圾桶。

他们悲哀的发现,自己躲过了“胡惟庸案”,但怕是躲不过“蓝玉案”。

“陛下,臣真不知情,这都是蓝太平一伙策划的。”

“您知道,我素来不跟他们来往的。”

曹国公李景隆跪着爬上前,眼泪鼻涕一把的哭诉。

朱元璋眉头微微一皱,眼神中闪过一丝无奈。

他侄子李文忠何等英雄,怎么生了这么个草包儿子。

他压根就想过杀他,毕竟本身愧对侄子,再加上这李景隆比他爹差的实在太远了。

杀了他真没必要,但哭唧唧像个娘们令他厌烦。

此时,整个奉天殿。

就剩下李景隆在那哭天抹泪的声音。

“你给咱闭嘴!”

“呃…”

大明战神李景隆吓得硬憋住,好悬一口气没上来。

看着他终于安静了,朱元璋这才舒展蹙眉,转头看向一直一言未发的蓝太平。

“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蓝太平扫视一周,看着满朝文武匍匐地上,嘴角漏出一丝苦笑。

看对方无话可说,朱元璋冷酷的说道,“既然如此,拟旨吧。”

“蓝玉及其子蓝太平拥兵作乱,意图谋反,罪大恶极。首犯蓝玉剥皮萱草,夷三族。开国公常升等余众犯皆枭首,罪犯家属男子发配充军,女子皆入教坊司为奴为妓,永世不得赦免。”

“皇爷爷,您饶了我舅舅们…”

“你给咱住口,把他们都押去。”

“遵旨。”

蒋瓛一挥手,锦衣卫大汉将军再次准备拿人。

“慢着!陛下好手段,但是陛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蓝太平随即转身,面向丘福带进来的士兵,大喊道,“忠勇军,何在?”

所有人都一愣,就是朱元璋也没反应过来。

“忠勇军在此!”

这群士兵竟然异口同声的答道。

随即抽出雁翎刀,锦衣卫大汉将军见状也纷纷抽出绣春刀对峙起来。

“放肆,我命令你们把刀收起来。”

丘福怒斥着跟自己进殿的士兵。

“呵呵,丘指挥别白费力气了。”

“他们是不会听你命令的。”

蓝太平那冷峻的脸上,露出一丝嘲弄之色。

“这,怎么会…”

他手足无措的看向朱元璋,随即想到什么又看向殿门外。

“轰,轰,轰。”

殿外传来了沉闷又整齐的脚步声,奉天殿内的一帮文官惊慌失色。

武将们也都面色凝重,只有常升跟傅友德长出了口气。

“发生了什么事?”

朱元璋厉声问道。

没有人能回答他,蓝太平则微笑着拍了拍,因为害怕而紧紧抱住他的朱允熥。

脚步声停止,所有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列阵!”

轰,巨大的盾牌立在前面,长枪兵则在后方架起长枪。

弓箭兵则张弓搭箭,引而待发。

“把这里守住,不准放走一人。”

“明军威武,忠勇无敌!”

整齐的呐喊声,震得一众文官腿脚发软。

“火铳队随我进殿。”

一名虎背熊腰,面容粗犷,身披锁子金甲,手执雁翎刀的百户大步走了进来。

他身后跟着进来,大批手执火铳的士兵。

他们的火铳立刻对准锦衣卫,这群殿前侍卫腹背受敌,顿时冷汗直流,手里的绣春刀都快握不住了。

“铁百户,你要造反?”

丘福怒喝着拔出佩刀,想要拦住对方。

谁知对方出刀迅速,只一招就磕飞了他的刀,紧接着一脚把丘福踹倒在地。

“拿下。”

立刻两名府军前卫的士兵,把丘福按在地上。

丘福也算是猛将,但是比起这位来还差很多。

“末将府军前卫百户,蓝铁心拜见陛下,拜见各位大人。”

随即他冲着蓝太平狡诈一笑。

“你,你姓蓝?”

趴在地上的丘福不甘的问道。

“呵呵,丘指挥使说的不错,属下姓蓝不姓铁。”

“你是蓝家的人?”

“您又说对了,不过您发现的太晚了。”

蓝铁心哼笑道。


看我,表演正式开始!

“打开!”

蓝太平一声令下,两侧的锦衣卫立刻上前撕掉封条,把三十只大木箱子全部打开。

“啊!”

“这是…”

一众乱军都看呆了,这三十只大木箱子打开后,在阳光的照耀下全都发出银灿灿的光。

整整三十箱白银,全是色泽纯正的大银锭。

“民以食为天,兵以饷为命。”蓝太平的话,把一众乱军拉回现实。

乱军所有的士兵都看向他,目光中燃烧起火焰。

“根据大明律法,普通卫所士兵每月禄米一石。咱们京卫的禄米翻倍是两石,勉强够养家糊口了。”

明朝一石米大概等于一百八十斤米,养活一个人绰绰有余。

但是养活一家三口就远远不够,因为俸禄只有粮食,你还需要用粮食换购油,盐,菜等生活物品。

蓝太平顿了顿,所有乱军都静悄悄的等着,没有一丝声音。

“但勉强糊口怎么能行?吃不饱,穿不暖怎么拿得动刀?”

“家中妻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咱们男人如何能安心杀敌?”

“对不对?”

蓝太平这番话,全都说尽了士兵的心里。

“对”

“对”

“对”

这群乱军爆发出惊人的呐喊声,他们的回答也惊人的一致。

就连他身后的虎贲左卫以及锦衣卫,也都跟着呐喊声。

一时间,声音直接穿透宫门。

朱元璋在奉天殿内,都隐约听到了呐喊声。

一群大臣也面面相觑,李景隆得意一笑,虽然听不清是什么。

蓝太平跳上一只木箱挥手示意,大家也逐渐恢复平静。

“从今日起我自掏腰包,每个月补贴每位士兵1两白银。”

蓝太平话音一落,所有士兵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要知道,在大明一两白银相当于两石粟米。

而且这白银是硬通货,不会出现贬值的情况。而且,大明的官员拿的都是禄米。

他们这群士兵,每个月除了朝廷发的两石禄米,还有1两白银的补贴那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

如果家庭人口多,你用这1两白银可以换成色差一些的粟米三石。

这就每个月可以多养活一口人。

“大人威武,大明万岁。”

“大人威武,大明万岁。”

“大人威武,大明万岁。”

这欢呼声,经久不息。

蓝太平面带微笑,看着欢呼的士兵。

“我话还没说完。”他待欢呼声停止后接着说,“每年春节当月,每位士兵可以额外领3两白银的节日补贴。”

沉寂,死一样的沉寂。

所有士兵都是呆愣愣的看着他,没有预想中的欢呼。

“呜呜呜呜”

不知谁先开始的,随后迅速传染所有人,

没错,不论是乱军还是守城的士兵,全都流泪哭泣。

就连那指挥佥事蓝守义,也眼眶湿润。他行伍多年,从未见过这样体贴士兵的将军。

“忠诚!”

“忠诚!”

“忠诚!”

蓝守义带头高呼,所有士兵跟着一起高呼。

一旁的蓝雄山也泪目,他任蓝家的家将多年。这位少主从最初的纨绔子弟,终于成长到能比肩他父亲的高度了。

不,此子将来一定会超越蓝玉的。

蓝太平满意的从箱子上跳下来,紧接着冲伍同知一挥手。

对方心领神会,立刻把早准备的两张桌子搬来。

一张桌子上放笔墨纸砚,另一张桌子上放有称银子的小秤。

书记官这边登记姓名和军籍,登记后去旁边领银子。

所有的乱军自觉排队,开始依次领银子。

蓝太平看着眼前的一切,又舒服的坐回椅子上开始喝茶。


“陛下,黄伴读所言不假,臣昨日也见皇三孙朱允熥殿下僭越了。”

兵部主事齐泰也出列跪奏。

“陛下,老臣素闻允熥殿下顽劣不服管教。想必昨日之事也不能全怪殿下,东宫的师傅们也有失职之罪,只需日后严加管教即可,望陛下宽宥。”

翰林学士刘三吾出列为朱允熥求情。

开国公常升怒目圆睁,看着文官集团鼓弄唇舌也是干着急。

他转头看向蓝太平,却见对方正闭目养神。

无奈常升只能继续干着急。

朱元璋沉着脸,鹰隼般的目光扫视着群臣。

允炆是咱孙儿,允熥也是咱孙儿,他们都是标儿的儿子。

老子没了,儿子下跪磕头也要分个先后?

这群腐儒,要不是今天用得着你们,咱非要让你们尝尝廷杖的滋味。

朱元璋想到这里,闭上眼努力平复了一下心情。

再睁开眼时,已然换上一副悲伤的面孔。

“咱那孙儿也是伤心过度,一时疏忽了规矩。”

“但是”朱元璋话锋一转,“礼法不可废。”

“来人,把掌侍从礼仪的左春坊中允拖出去杖责二十。”

“左春坊大学士罚俸一年,以儆效尤。”

朱元璋的话落,立刻有两名大汉将军把左春坊中允拖了出去。

无辜躺枪背锅的左春坊中允黄璟,在午门处结结实实的挨了二十廷杖。

众大臣皆是心头一颤。

这就是朱元璋的法则,朱家子弟犯错,受罚的永远是下人。

跪在后左门外的朱允炆眉头紧皱,脸上闪过一丝厌恶,他回头狠狠瞥了眼朱允熥。

感受到对方的目光,朱允熥羞愧的低下了头。

这左春坊隶属于詹事府,而詹事府是辅导东宫的机构。

左春坊中允黄璟从小教朱允炆与朱允熥礼仪,但是朱允熥经常旷课,经常受到责罚,而朱允炆则是“三好学生”。

每提起朱允熥,这群老师就头疼。提到朱允炆,则无不竖起大拇指的赞不绝口。

而且加上吕氏的从中照拂,詹事府上下都是支持朱允炆的。

文官的这次借机参奏,表面看似乎并没有起到效果。但朱元璋的表态已经证明,朱允炆地位在朱允熥之上。

这就足够了。

朱元璋站起身来到丹墀边,看着被震慑的群臣,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沈溍,你把西北发来的那封急递给大家念念吧。”

朱元璋并没有着急说立储之事。

“遵旨。”

兵部尚书沈溍,就把蓝玉的那封奏折念了一遍。

这群淮西勋贵听了都脸色一变,这擅自征兵和讨伐是犯了大忌。

淮西勋贵都是武将出身,当年都是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

能站在这奉天殿的武将,哪个没有领兵杀敌过?

所以他们太了解朱元璋了。

凡是领兵在外作战,朱元璋都要遥控指挥,哪怕是徐达、常遇春这样的元帅都要遇事请示,不敢擅自行动。

至于其他的将领,那更不用说了。就连是战是守,何时出击,何时撤退,以及如何善后等等,朱元璋都在出征前给予明确规定。

或者根据战报,派急递进行遥控指挥。

朱元璋把兵权看的极重,每次出征必派自己的义子、义侄随军监视。特别是锦衣卫成立后,出征大军的一举一动皆在其监视范围内。

“咱下旨不许他征兵讨伐,他却抗旨不遵,他蓝玉是要谋反吗?”

朱元璋大怒道。

“陛下息怒,蓝大将军想必有不得已的苦衷吧!”

左都御史兼吏部尚书詹微出言劝说。

“不得已的苦衷,呵呵,蓝太平你说,你爹他有什么苦衷?”

詹微的话如同火上浇油,朱元璋手抚玉带厉声问道。

蓝太平身子微微一震,随即跪奏道,“陛下,我爹蓝玉赤胆忠心,一心为国。土酋哈昝勾结朵甘管兀儿,突袭西番罕东之地。

如若不能彻底剿灭,那么一旦朝廷军队撤离,贼兵必然去而复返。西番罕东之地必然得而复失,我爹不忍百姓遭涂炭,不想朝廷再次劳民伤财,故抗旨征兵欲毕其功于一役。”

“我爹忠心日月可鉴,绝无叛逆之想,望陛下明察。”

“请陛下明察。”

一众淮西勋贵哗啦跪倒,纷纷为蓝玉求情。

文臣这边则都是冷眼旁观,他们知道今天朱皇帝要动手了。

虽然矛头指向蓝玉,但是他们不但没有丝毫欣喜,反而有着浓浓的恐惧情绪。

因为他们知道,这位朱皇帝不动则已,一动必然是雷霆万钧。

“胡惟庸案”的余威仍让他们胆战心惊。

一个案子,竟然牵扯十几年,诛连三万余人。

这蓝玉势力不弱于当年胡惟庸,如果陛下真的要兴起大狱,那不知又要死多少人。

更不知道,有多少人死有余辜,有多少人死得冤枉。

文官们当然希望这群武将多死几个,但是又怕自己也被牵连进去。

“哼,传蒋瓛。”

“传蒋瓛。”

随着殿前太监的声音刚落下,身穿绯色飞鱼服的蒋瓛来到大殿。

“臣蒋瓛叩见陛下。”

蒋瓛的到来,不光淮西集团的人如坠冰窟,就连文官集团的都冷汗直流。

蒋瓛作为锦衣卫指挥使,早已声名狼藉。他的手上,沾满了文武大臣的血。

“把你知道的,都说给他听听。”

“遵旨。”

蒋瓛随即说道,“据锦衣卫随军校尉来报,并没有大批贼兵来犯。只有少数朵甘兵袭扰,土酋哈昝早已远遁,并无与管兀儿勾结。”

“蓝大将军却大肆征兵,整军备战,实乃另有所图。”

蒋瓛的话,如同一个惊雷。

整个奉天殿一片安静,所有人大气都不敢喘。

但是跪在后左门外的太子妃吕氏,忍不住嘴角上扬。

她跟朱允炆对视一眼,二人眼神中充满了必胜的喜悦。

完全没有再理会,跪在他们身后的朱允熥。

没错,只要蓝玉一倒台,那么朱允熥就彻底与皇位无缘了。

他朱允炆就是板上钉钉的太孙,大明将来的皇帝。

而吕氏,则是直接成为大明的皇太后。

“蓝太平,你还有何话可说?”

朱元璋居高临下的问道。

“我无话可说。”蓝太平缓缓站起身,整了整身上的官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呵呵,既然如此。”

“蒋瓛,把他给咱拿下,还有一干参与人员都拿下。”

“遵旨。”

蒋瓛面露喜色,没想到今天竟然这么顺利,看来是自己多虑了。

这蓝太平也就是个有勇无谋,仗着自己老子飞扬跋扈的纨绔二代。

蒋瓛早就看蓝太平不顺眼了,放眼整个京师,不管你是几品官就没有不怕他蒋瓛的。

唯独这凉国公父子,从来不把他放在眼里。

“来呀,把虎贲左卫指挥佥事蓝太平,开国公常升,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舳舻侯朱寿,普定侯陈桓,定远侯王弼,以及东莞伯何荣统统拿下。”

大殿两侧的锦衣卫大汉将军,呼啦的围了过来就要拿人。

一众淮西勋贵彻底慌了,这老朱从一开始打的就是团灭的主意啊。

“我看谁敢!”

就在众人慌神之际,蓝太平大吼一声。

本来乱成一团的奉天殿内,一瞬间安静下来。

那些大汉将军也被他的气势摄住,别看这些殿前侍卫高大威武,但都是没上过战场的“雏儿”。

而蓝太平则是跟着他爹蓝玉,纵横沙场数年,杀敌无数,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真将军。

“嘿嘿,少将军你这是也要抗旨吗?”

蒋瓛手拿镣铐,皮笑肉不笑的走到近前。

“陛下,您当真要如此吗?”

“蓝太平,你们父子辜负皇恩,还舔着脸在这质问陛下?”

蒋瓛不想让他多说,“速速将这反贼拿下。”

朱元璋只是冷着脸一言不发。

既然要决定立朱允炆为皇太孙,那么凉国公蓝玉必须彻底铲除。

还有蓝玉这帮铁杆兄弟,必须一并除掉以绝后患。

这群大汉将军再次得到命令,不再犹豫立刻扑了上来。

蓝太平双臂一晃,两名大汉将军就倒飞出去。

东莞伯何荣粗声粗气的喊道,“我等为陛下出生入死,难道是为了今日这个下场吗?”

“哈哈,狡兔死走狗烹,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蓝太平跟何荣的话,让一众淮西武将都面带凄凉之色。

他们纷纷大喊,“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

蓝太平趁锦衣卫犹豫之际,“陛下与其说我父亲谋反,不如说是为了给朱允炆扫清障碍。”

“您已经决定,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了!”

蓝太平此话一出,朝堂沸腾!


“啊?”

“嘘”刘公子忙示意噤声。

“老哥跟你投缘,就再跟你透露点消息,她就是当年凉国公蓝玉俘虏那位。”刘公子猥琐一笑。

不言自明,这后面的事整个大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蓝太平尴尬一笑,“不可能吧,据说那位上吊自杀了。”

“这你就不知道了,其实是凉国公不舍得放手,所以直接谎报上吊。其实,一直在国公府。”刘公子得意洋洋的说道。

蓝太平回头看向常升,当年捕鱼儿海他是跟着去的。

在庆功宴上他是见过元妃的,这也是为何蓝太平拉他一起来。

常升摇了摇头,他来时候路上就说了。

当时发现元妃自杀,蓝玉觉得惹事了。忙命人草草挖个坑埋了,然后就率军匆匆离去。

“据说,是他老人家玩腻了才卖到青楼的。”刘公子凑到他跟前低声说道。

“你说,享受元帝跟国公大人一样的待遇,值不值这个价?”

刘公子满脸猥琐的笑道。

蓝太平尴尬一笑,只是笑比哭难看。

这事谁传的,看对方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要不他是蓝玉亲儿子他差点就信了。

突然想到自己的老爹,脸更红了。

刘公子见他脸瞬间红温,以为跟自己是同道中人,亲切感更进一步。

拍了拍他的肩膀,“脸红什么,都是男人嘛。哈哈哈。”

就在这时,脚步声响起。

“唉,刘公子。”老鸨哭丧着脸从楼上下来。

“拜帖仙子留下,这银票您拿回去吧。”老鸨万分不舍,把手里的银票塞给刘公子。

刘公子顿时没有了刚才的神气,满脸失落之色。

“好吧,看来小可还是没有得到仙子的认可。改日再来拜会,告辞。”刘公子冲着老鸨拱拱手。

“刘公子,其实神女和圣女也是世间少有的才貌双绝啊。”老鸨还想挽留这人傻钱多的公子。

“这位仁兄,告辞。”六公子没理老鸨,冲着蓝太平一拱手转身离去。

老鸨见状,失望的转身也要走。

蓝太平已经恢复如常,意味深长一笑,“回见。”

没想到,这次来还有意外收获。

看来这群江浙文官集团,都很富有啊!等我腾出手来,在慢慢跟你们算账。

一想起明末东林党,他压根就痒痒。

“等一等,麻烦常妈妈再跑一趟。”蓝太平转过头冲着老鸨出言说道。

老鸨斜睨着,“呵”她没再说话。

意思很明确,一句话都懒得跟他说。

虽然您二位也穿着华丽,但是不代表你们能拿出八千金。

也就是六万四千两白银。

要知道,在大明洪武朝,这白银非常的稀少。

只有南方沿海的士绅大家族,那些经商的巨贾才有足够的现银。

至于刘公子哪来这么多,这就得问问他爹刘三吾了。

蓝太平也不跟她废话,从怀里掏出一封信,看向常升。

常升虽然不情愿,还是从怀里拿出银票递给他。

“十万两银票,还请妈妈跑一趟。”

蓝太平递了过去。

“喔哇,噢噢噢噢。”老鸨嘴中怪叫,眼里又燃起火苗,拿过银票看了一番确定是真的。

“嘿,我昨个就瞧这位公子英武不凡,果然没错。”老鸨边说边拔往楼上跑去,生怕跑完了蓝太平后悔。

大厅内的杂役也都惊呆了,放下手里的活看着二人。

想不到这位公子,竟然是深藏不露啊。

看他的气势,肯定是世家大公子,不是那些暴发户可比拟的。

看向蓝太平的目光,充满了倾慕之色。

就在大家都纷纷猜测,这两位公子到底是什么身份时候。


“哦,你说他们啊!”蓝太平恍然大悟道,“他们什么时候成为你的人了?”

“这一点,你比你爹差远了。”蓝太平嗤笑一声继续说,“中山王从不会结党营私,更不会越权行事。”

面对蓝太平的讥讽,徐辉祖涨红了脸,“你,你别血口喷人。”

“那六名指挥使涉嫌通敌,而侦查逮捕是锦衣卫职责。”蓝太平盯着对方继续说道,“我这么做也是为你好,为了咱们淮西的父老乡亲!”

蓝太平说完转过身。

“哼,你要是敢对陛下不利,对大明江山不利,我徐辉祖纵然粉身碎骨也不会让你得逞。”

徐辉祖知道不会有结果,丢下这句话转身离去。

盯着他下山的身影,蓝太平久久没有说话!

“你听说了吗?”

“什么事?”

“蓝玉大将军的儿子,现在要清除异己,让锦衣卫大肆拿人了。”

“我知道,就是那个节制京师兵马的蓝太平吧!”

“就是他,听说他发动政变控制了皇帝。现在要在军中搞大清洗,就连魏国公和曹国公都不准备放过。”

“啊?这是谋逆啊!蓝玉要和他儿子造反吗?”

“一定是这样,我听说皇帝钟意的是朱允炆殿下。硬是让蓝太平逼迫改了圣旨,把太孙换成他外甥了。”

“老子不管谁当太孙,但当年咱可是跟中山王徐达大元帅的,他要是敢动魏国公我决不答应。”

“就是,岐阳王当年待咱们可不薄。曹国公有难,咱能坐视不理吗?”

“兄弟们,就算咱们不找他。他也不会放过咱们,只要他继续待在都督府就没咱的好日子。”

“只怕当时候,连宋国公和颖国公等一众淮西老帅也不放过。”

“人不能忘恩负义,他爹当年也是岐阳王帐下的先锋而已。”

京卫里一夜之间,到处都是传蓝太平造反软禁皇帝,篡改立储圣旨,专权弄权,并要在军中展开大清洗的传闻。

包括上直属的十二亲卫,以及五军都督府所属的四十八卫。

一时间军心惶惶,整个京卫如同火药桶一般。

“二弟,想不到你平日里花天酒地。但是这猪脑子,却比我这哥哥好使多了。”李景隆端着茶杯,一脸赞赏之色。

李增枝拿起果脯扔嘴里,拍了拍手,“大哥,我这招叫离间计。”

他胳膊杵在桌子上,端起茶杯“咕咚”灌一口,“嘶,好烫我的舌头呀!”

忙不迭的丢下茶杯,吐出舌头倒吸着冷气。

“呵呵,这毛手毛脚的习惯还改不了。”李景隆讥笑,自己端起茶杯用杯盖半遮,然后吹几下在轻啜。

“大哥,喝茶哪有喝酒来的爽快。”李增枝舌头舒服些,肥胖的身体向后仰靠在太师椅上。

“先别讨论这个,下一步咱们该怎么办?”李景隆放下茶杯。

“很简单,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李增枝的胖脸露出一丝冷笑。

“妙啊,这样利用士兵哗变拿下他。天大的功劳,就是咱们兄弟二人的了。”李景隆抚掌称赞。

“我单纯想出口气,这些年蓝家都踩在咱们李家头上了。”李增枝大口嚼着果脯嘟囔着。

想当年他们这群淮西二代,也是分圈层的。

李家、徐家这是老牌勋贵家族,蓝家这种是新兴勋贵家族。

所以,彼此都是有些看不上的。

蓝太平交友圈子广,平日里没少仗着人多欺负李增枝。

但是李增枝他爹没得早,他哥虽然是国公,可袭爵的含金量比蓝玉这杀出来的差太多。

面对欺辱,李家只能忍气吞声。

自从那次朝堂蓝太平兵谏之后,他跟他的母亲就被开国公常升,给变相软禁了。
平日里哪也不能去,就算他去文华殿上课也有卫士跟随。
这一切,都拜朱允熥所赐。
不,是那个蓝太平,蓝玉之子所赐。
朱允炆正在胡思乱想之际,耳边响起一道粗犷的声音,“吴王殿下,请吧。”
说话之人,正是当初带兵冲入大殿,拿下丘福的蓝铁心。
他现在已经是府军前卫指挥佥事,东宫的侍卫长。
“哼”
朱允炆冷哼一声,明日我就离开这去就藩了。无需在受他限制,你们有一个算一个,这笔账我早晚会跟你们算。
在朱允炆离开这后,朱元璋盯着朱允熥良久不说话。
这个孙子,是自己真真正正的嫡孙。
他从未想过有一天,要把大明江山交到他手里。
以前有太子朱标,有嫡长孙朱雄英。
即使在前些日子立太孙时,朱元璋心中也早早就默认了朱允炆。
因为他真的太差劲了,懦弱,顽劣,不爱读书,不明事理。
这样的人,如何能担起这大明江山?
可他偏偏又有一位强势的舅老爷,更有一位强势又狡猾的表舅。
如果自己哪天闭眼了,这大明还姓朱吗?
“皇爷爷,您怎么了。”
朱允熥看着朱元璋盯着自己一言不发,脸色全在不停的变幻,身子也开始发抖。
“唔,熥儿你过来。”
朱元璋回过神来,神色一松说道。
朱允熥忙走在近前,这几日朱元璋都不怎么理他。见要跟自己说话,心里还有些紧张。
“孙儿,如果你将来当了皇帝,一定要好好善待咱朱家人。”
“皇爷爷,我会的。”
朱允熥的回答,让朱元璋心中闪过一丝失望。他这样的性子,将来不任由蓝家把持朝政?
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咱走了,你去上课吧。”
朱元璋背着手,走出了东宫。
朱允熥看着离去的皇爷爷,心中暗道,“皇爷爷,如果咱们不是皇家该有多好啊。”"



徐辉祖深吸一口,“你家蓝大人在哪里。”

“回魏国公的话,我家大人现正在神机营呢。”

“好,那我去找他。”

说罢魏国公徐辉祖转头往外走,其他俩人见状也不再纠缠打道回府了。

“陶潜,你这火炮队培养的不错。”

蓝太平看着三百米外断裂的大树,兴奋的说道。

“谢大人夸奖。”

“你说神机营需要配多少门火炮才合适?”

蓝太平继续观看着演习问道。

“一百门火炮,两千人的队伍最合适。”

“一百门火炮,配备二千火炮兵,这样是不是有点浪费人力?”

“如果将这些城防炮改进一下,一千火炮兵足矣。”

蓝太平点点头,这样由你牵头研究火炮的改进。

“大人,末将怕难以完成任务。”

“你不要有顾虑,你一边试验这些火炮,一边尝试改进。还有那些火铳,你是东宁伯的侄子,他可是火器专家。”

“我相信你未来会超越他,《火器神谱》你还有吗?”

陶潜老脸一红,“这是伯父所著之书,属下自然是有的。只是这些年忙于生计,并无时间钻研。”

蓝太平知道,明朝士兵的薪俸极少,很难养家糊口。他们都会偷偷的搞些“副业”来养家,这也是为什么后期卫所制度崩坏的原因。

“我先拨给你白银一万两,用于日常的研究支出。”

“谢大人,属下定不辱使命。”陶潜眼睛都亮了,在大明白银绝对的硬通货。

洪武朝发工资都是用粟米,这白银听说只有沿海的大户人家才有。白银一万两,大人是多信任我啊。

蓝太平笑着点点头,继续观看演习了。

陶潜则兴冲冲的跑去炮兵阵地,指挥炮击了。

他拿出看家的本事,玩了命的要表现自己。

蓝太平看着远处炸开的大坑,这火炮还得多造一些啊。

他转头看向火铳队,“射击完立刻退到最后一排,装弹速度要在快一些。”蓝太平在看台上喊道。

这时一名锦衣卫校尉跑了过来,“大人,魏国公徐辉祖在山下想要见您。”

蓝太平闻言并未惊讶,“来的挺快,让他上山吧。”

“遵命”

蓝太平嘴角冷笑,身上的气势一下凌厉起来。

少顷,徐辉祖在引领下来到山顶。

“大人,魏国公来了。”

蓝太平仍注视着前方的演习,并没有理会他。

徐辉祖见状怒气上涌,此人乃徐达的长子,他身高八尺有五,相貌堂堂,颇受朱元璋喜爱。

他走到蓝太平身边,与他并肩而立。

蓝太平身高八尺比他略矮一头,二人俱是经历过战场厮杀。又都是名将之后,所以在气势上一时间不分伯仲。

良久,千万枪炮声停止。

蓝太平缓缓侧过身,徐辉祖也转过身来,俩人相向而立。

徐辉祖身上英气逼人,而蓝太平则是杀气更盛。

四周鸦雀无声,就连虫鸣都有。

二人之间,无形的气场不断碰撞。

俩人如同置身于千军万马冲杀的战场中,蓝太平的疯狂之性被激发出来。他双目血红,面部开始逐渐变的狰狞。

徐辉祖则面色凝重,汗水也浸湿了衣服。

“啊!”

徐辉祖最终还是败下阵来,把头转向一侧大口喘着气。

蓝太平也双目赤红逐渐消退,一阵阵空虚感传来。

“魏国公,不知找我何事?”

蓝太平明知故问。

徐辉祖深吸一口气,转过头看向他,“为何抓我的人?”

“你的人?”

“锦衣卫把前军都督府的几名指挥使抓了,别告诉我你不知道。”


凤小小跪在他面前,梨花带雨。

“你因何来到这里?”

“小女子本是杭州富贵人家,父亲前年获罪入狱,妾也被发配教坊司为奴。那教坊司奉銮,把妾卖入这都仙阁为妓。”

听凤小小这么说,蓝太平有了主意,“先委屈你去锦衣卫待上几天,我自有计较。”

说罢蓝太平一挥手,人被带走了。

凤小小还想说什么,但是看到一旁凶神恶煞的士兵,乖乖的闭上了嘴巴。

就这样, 蓝太平跟随车队,大摇大摆的出城去了。

“命令整个神机营戒严,把大炮给我支到营门口,谁敢靠近营地一百步之内给我格杀勿论。”

“遵命”

陶潜立刻传令下去,整个神机营的士兵全部进入战斗状态。

望着大帐内堆满的木箱,他即刻命人清点数目。

直到深夜,陶潜才来汇报。

“大人,一共查获现银一千六百万两。这其中包含银票五百万两,其余都是色泽纯正的银锭。”

陶潜把账本和银票呈了上去,放到他面前。

蓝太平满脸惊讶,都说大明最缺银子,这三座青楼加上两个钱庄,怎会有如此多的银两。

况且这还没到年底,这些白银是从哪流进来的呢?

一个没落的曹国公府,他暗中持有的产业都有如此惊人的财富,而且这恐怕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吧!

那么其他的淮西勋贵呢?

那些文官集团呢?他们的儿子在青楼可是一掷千金。

这偌大的天下,他们又藏了多少财富呢?

“大人,还有数十箱的珠宝玉器,您看该如何处置?”

蓝太平愣神之际,陶潜谄媚的问道。

“咦,你这是什么表情?”

就看那张憨厚的脸上,竟然出现讨好的笑容。

“噢,上次大人说要拨给微臣研究火炮的经费,这不还一直没到账吗?”陶潜一脸你懂的表情。

“嘿,这他娘还真是财帛动人心啊!”

“说,你需要多少?”

蓝太平笑着问他。

“嘿嘿,不多。只要五十万两,我就能研制出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火炮来。”

“我给你一百万两,你再给我造出五十门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火炮。”蓝太平大手一挥,豪气冲天。

“谢大人,属下一定不辱使命。”陶潜激动的难以言表。

“这些珠宝玉器。”蓝太平从里面挑出一件,扔给陶潜,“拿回去给你家夫人,女人都喜欢这些东西。”

“大人,这怎么使得。”陶潜诚惶诚恐。

这是一件珍珠项链,一看就不便宜。

“少废话,先给我封起来,等日后找地方卖了充军费。”蓝太平也挑了几件揣到怀里说道。

“是”,陶潜见状也默默把手里的项链揣起来了。

“天一亮,命所有人在演武场集合,本官要论功行赏。”

“遵命”

很快天亮了,神机营所有官兵聚集在演武场。

大家都期待,大人能够给他们多少赏赐。

“怎么说也得没人五两吧!”

“五两银子?你可真贪心啊!”

“嗨,想想还不行。不过大人刚给咱们每月涨了一两银子,而且每月禄米也是其他京卫的一倍。就凭这一点,知足了。”

几名士兵在小声讨论着。

蓝太平从大帐走了过来,身后的士兵抬来五口大箱子。

整个演武场立刻一片安静,所有士兵的目光都聚集在他的身上。

他登上点将台,看着下面那群灼热的目光。

“诸位兄弟,你们这次的表现非常好。本官指到哪里,你们就打到哪里,不折不扣的执行本官的命令,令本官非常欣慰。”蓝太平满意的摸了摸下巴,发现自己没有胡须。


朱元璋回过神来,神色一松说道。

朱允熥忙走在近前,这几日朱元璋都不怎么理他。见要跟自己说话,心里还有些紧张。

“孙儿,如果你将来当了皇帝,一定要好好善待咱朱家人。”

“皇爷爷,我会的。”

朱允熥的回答,让朱元璋心中闪过一丝失望。他这样的性子,将来不任由蓝家把持朝政?

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咱走了,你去上课吧。”

朱元璋背着手,走出了东宫。

朱允熥看着离去的皇爷爷,心中暗道,“皇爷爷,如果咱们不是皇家该有多好啊。”

翌日清晨

蓝太平带着一队锦衣卫人马,早早的候在东华门外。

他的身旁站着一名神色冷峻,眼神透着坚毅的年轻人。

此人正是锦衣卫镇抚使左英,之前一直安插在海南卫的左千户。

因为他打探到“岭南猿公”是海南卫的人,所以蓝太平直接升任他为锦衣卫镇抚使。

“左英,此次你的任务就是跟着吴王去凤阳。”

“那边拨给他的三卫人马,也都有我父亲的人,所以你放心行事不必有所顾虑。”

“大人放心,属下一定不负所望。”

左英明白,这次任务就是自己的“投名状”。

只要让眼前这位年轻人满意,那么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但是,这件任务的难度不亚于当年处理小明王。

“太子妃,吴王驾到。”

随着太监的话音,吕氏跟朱允炆来到东华门前。

“参见太子妃,吴王殿下。”

众人行礼。

“母妃,今日一别儿臣就不能在身边尽孝。还望母妃保重身体,不要过于思念儿臣。”

朱允炆说完跪下磕头。

吕氏则眼泪涟涟,掩面出不得声。

吕氏强忍着悲痛,扶起朱允炆。这时,她发现一众人员都跪在地上。只有蓝太平站在那里,笑吟吟的看着二人。

“蓝大人,这一路就辛苦你了。”

“太子妃放心,这是锦衣卫镇抚使左英,他一路护送吴王去凤阳就藩。并且,将留在吴王府护卫吴王的安全。”

“属下左英,参见太子妃,吴王大人。”

左英抬起头说道。

“什么?到了凤阳就有陛下拨给的三卫人马,吴王就不必再麻烦蓝大人了。”

吕氏表现的颇为激动。

“嘿嘿,太子妃客气。吴王殿下毕竟年幼,怕难以驾驭那群骄兵悍将。不过二位放心,有锦衣卫在,他们是不敢放肆的。”

“而且,这位左镇抚使曾在海南卫任千户,能力是非常出众的。”

“如果太子妃不信,可以写信给海南卫问问吕林指挥使。”

蓝太平脸上满是戏谑之色,吕氏听到这则是满脸惊恐之色。

“你,你,他…”吕氏一时说不出话来。

“母亲您怎么了。”

朱允炆一脸疑惑。

“不用他,我们有府军前卫护送。”

吕氏不管朱允炆,愤怒的对着蓝太平说道。

“府军前卫自然要去,锦衣卫也的去,京师所有的兵马调动我说了算,而不是你太子妃殿下。”

“你…”

朱允炆也似乎看出了什么

“母妃,这该怎么办,我不想去就藩了。”

他神色慌张,毕竟不过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

“时候到了,请吴王殿下上车。”

所有锦衣卫立刻站起身,一起喊道,“请吴王殿下上车。”

“炆儿,别担心。你是朱家子孙,皇室血脉,没人敢把你怎么样。”

吕氏强装镇定安慰他。

“母妃,我记住了。”

朱允炆跟吕氏二人相拥哭啼,蓝太平一个眼色,左英立刻上前拉开朱允炆,“殿下,请上车。”

朱允炆在两名锦衣卫的“搀扶”下上了车辂车。


蓝太平从中军都督府出来,在伍同知的陪同下来到了锦衣卫衙门。

蒋瓛已经死了两天,这是蓝太平第一次来锦衣卫。

但是对锦衣卫的清洗,在蒋瓛刚一死就开始了。

除了这个伍同知,其余的锦衣卫官员上到指挥使同知,下到千户,及部分百户全部秘密处死。

这两天整个锦衣卫都人心惶惶,以前他们直属于皇帝朱元璋。

他们的权威来自朱元璋的直接授权,六部和“三法司”都无权管辖。身为锦衣卫,那是无限的荣耀。

现在,他们感觉自己已经沦落为“弃子”。

看着自己的上司都落得个身首异处下场,再想想自己平时做的恶,不禁都惶恐不安。

如果没有强大的靠山,那么等待他们将是何等下场?

在期期艾艾中,终于等来了他们的指挥使。

这个京师最有权势的年轻人,成了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

蓝太平坐在太师椅上,大堂下站着十几名百户。

从蒋瓛死后,锦衣卫已经不负责宫廷宿卫了。

他们的佩刀一律被府军前卫收走,所有大汉将军,校尉,力士等人员全部不准离开所属卫所。

并且,这些卫所都被府军前卫的人看守。

蓝太平用手指轻敲案子,有节奏的敲击声如同鼓点,落在每个人的心上。

堂下百户们低头肃立,手心里全是汗,却不敢有任何动作。

就连站在他一旁的伍同知,也额头见汗。

敲击声突然停止,所有人心头一紧。

“各位,你们前任指挥使蒋瓛欺君罔上,陷害本官及大将军。皇上圣明,没有受到他的蛊惑。现已将其处死,连带着所有参与该案的锦衣卫一众官员也都被处置。”

“现陛下命本官接任指挥使一职,那本官就得担起这个责任。”

蓝太平说到此顿了顿,所有人都竖着耳朵听,重点来了。

“现本官将各位百户,全都提升为千户。”

蓝太平说完拿起茶杯,用眼睛盯着那十几名百户。

“谢大人栽培。”堂下的百户皆是一愣,随即欣喜若狂的忙跪下谢恩。

喝了口茶,放下茶杯。

“先别急着谢。”蓝太平嘴角含笑,“你们要给我负起责来,拿出十二分精力来监督京师的文武百官。”

“有什么情报,第一时间向本官禀报。如果本官不在,就向伍同知汇报。”

“遵命。”一众百户忙领命。

蓝太平看了眼伍同知,他忙走到案前跪下。

“你负责锦衣卫日常工作,及时汇总信息第一时间向我禀报。”

“遵命。”

伍同知很是兴奋,他知道蓝太平重心不在锦衣卫。那么锦衣卫,实际就由他这个指挥使同知代为管理。

自己只要好好表现,将来这指挥使必然是自己的。

蓝太平起身,来到他身边扶他起来。

“这次立太孙,你功不可没,本官不会忘记的。”

“好好干。”蓝太平拍了拍他的肩膀。

“谢大人栽培,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伍同知再次跪下感激涕零。

其余人见状,也纷纷喊道,“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蓝太平满意的笑了笑,“锦衣卫百户选拔的任务,我就都交给你了”。

只要伍同知把名额报给他就行。

伍同知欣喜若狂,这是放权,也是信任,更是支持。

毕竟没有自己提拔的亲信,工作很难开展。

伍同知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全力以赴,对得起这份信任。

对于蓝太平来说,这一招既是收买人心,也是对他的一种考验。

伍同知手持蓝太平手令,带着锦衣卫来到府军前卫仓库,领走了之前被收缴的绣春刀。

很快,京师的大街小巷又布满了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身影。

蓝太平从锦衣卫衙门出来,他并没有选择回府。

他直奔京城外的虎贲左卫大营。

“大人,您怎么来了。”

蓝守义忙端来一杯茶。

“明天要在全京卫选拔火铳兵,就在咱们大营,以后训练也在这里。”

“你即刻召集所有人马,进驻皇宫代替锦衣卫宿卫之职。”

蓝太平直接下令。

“遵命。”

蓝守义先是一愣,但是立刻领命而去。

蓝太平就这样,率领虎贲左卫浩浩荡荡的直奔皇城。

守城门的士兵无人敢阻拦,纷纷跪下行礼。

蓝太平身着绯色官袍,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跟着大队兵马。

京师都为之震动,这蓝太平为何突然调兵入城。

在一座酒楼的窗户边,两名身穿黑色锦服的男子冷眼旁观。

看着招摇过市的蓝太平,其中一名男子忍不住开口了。

“大哥,这家伙太嚣张了。”

另一名稍年长的男子望着窗外,眼里满是怒火。

“哼,要是咱爹活着哪里轮到他蓝家出头。”说话的正是曹国公李景隆。

对面的是他亲弟弟,李增枝。

“大哥,现在这蓝玉一家挟天子以令诸侯啊。”

“皇爷也拿他们没办法。”

“嘘。”

李景隆打断对方,用眼扫视一圈还好楼上就他们兄弟二人。

李增枝停住嘴,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或许在酒精的刺激下,他抬起头,“大哥,咱总不能给小子点头哈腰吧!”

“那你有什么计划?”李景隆冷冷的问。

“暗中联合诸王进京,勤王护驾!”

李增枝一字一顿的说道。

李景隆先是一惊,然后陷入沉思。

思索再三,他抬头说,“你联系藩王,我找机会去见皇爷。”

“我办事,你放心。”李增枝阴险一笑,那胖脸把眼睛都挤成一条缝。

李景隆又瞅了一眼窗外,“哼”。

蓝太平这边很快率虎贲左卫进驻皇宫,并且立即下令宫城的午门,东华门,西华门以及北边的玄武门皆由虎贲左卫接管。

皇宫内的值守宿卫,蓝太平思虑再三决定。

交给常升掌管的府军前卫和傅让掌管的金吾后卫。

另调剩下的羽林右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这三支亲卫驻守皇城。

其实这三支亲卫,也被淮西勋贵掌管了。

立太孙那天朝会一结束,蓝太平就调各公侯家的子弟替换原来的将领。

他知道这个时候,必须依靠整个淮西勋贵的力量。

但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还是把宫城内部宿卫交给开国公常升,颖国公傅友德之子傅让来掌管。

这样一来,最外层的皇城由勋贵掌管。内层的宫城,由自己的虎贲左卫掌管。而宫廷的宿卫之职,由常升跟傅让掌管。

并下令,整个京师的军队调动必须由自己的手令方可。

布置好这一切,蓝太平来到了乾清宫。

朱元璋正在批改奏折,朱允熥并未陪着。

“你来了。”

朱元璋并未抬头,仍继续批改奏折。

“末将参见陛下。”

“哦?”朱元璋停下手中的笔抬起头。

“起来吧,听说你调整了皇宫的布防?”

蓝太平站起身,“末将是为了陛下安全考虑。”

“嘿,咱是三岁小孩吗?”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