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的美文同人小说《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由网络作家“张振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本丛书以探求万事万物的知识为切入点,浓缩了读者应该知道的中外文史知识精华;以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资料,对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逐一展开,娓娓道来;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内容包括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作品、文学人物、文体知识、神话传说、语言文字、俗语谚语、教育常识、新闻出版、称谓官衔、艺术、节日民俗、饮食、天文历法、山川地理、经济科技、邮政交通、竞技体育、历史知识等方方面面的文史知识。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精彩片段
中国作家
老子
老子(前600-前500),姓李名耳,字伯阳,又名老聃,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道家学派创始人。他博学多才,注重自由,顺应自然,思想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
其主要著作《道德经》反映了他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法自然”的思想。因《道德经》中含有丰富的辩证主义哲学思想,所以老子也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他的思想还与儒家和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儒、释、道。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而《道德经》也成为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他自幼勤奋好学,志向高远;大约30岁时,开始招收弟子讲学;50岁时在鲁国为官,因为政见不合,54岁时带弟子周游列国,推行“仁爱”的思想,主张“以德治国以礼兴邦”,最终实现“天下大同”。
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弟子多达3000人,贤者72人。他曾整理编订《诗经》《尚书》《春秋》《周易》《礼经》和《乐经》。孔子的思想言行对后世影响深远,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其主要思想和言行经过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了《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向全世界呼吁:“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孔子思想的伟大。
孙子
孙子,名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春秋末期齐国人。具体生卒年代不详,大约与孔子(前551—前479)同时代稍晚。著有《孙子兵法》一书,主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武的军事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观点。
孙武相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事物是不停地运动变化的,强调在战争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条件。他在《孙子兵法》中概括和总结出了非常丰富的哲学道理,确立了他与孔子、老子并列的地位,被称为春秋末期思想界的三颗明亮的星体。
墨子
墨子(前468—前376),名翟,今山东滕州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观点。著有《墨子》一书,今存有53篇,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墨学在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列子
列子(前450—前375),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初期郑国(今河南郑州)人,著名思想家,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他主张清静无为,著有《列子》一书,该书里面的《列子学射》《纪昌学射》和《薛谭学讴》等故事告诉我们:在学习上,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得来真本领。列子还著有寓言故事100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都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推行仁政,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又在人性问题上提出了“性善”论。后来,孟子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有《孟子》一书传世。《孟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有“南华真人”之称,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也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被称为“老庄哲学”。
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无为而治”。庄子著述甚丰,他和门人及后学者一起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一书,是道家经典之一。《庄子》一书在哲学和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老子、庄子与孔子、孟子共同构成了国民精神的源头。
屈原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著名诗人和政治家。他一生性情耿直,为国为民,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联齐抗秦。后因反对与秦联盟,被流放他乡,终因无法实现报国志向,而投汨罗江自尽。流放期间,他创作了大量思乡忧国的作品,有《九歌》《天问》《离骚》《九章》《卜居》《渔父》等,代表作是《离骚》。《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1953年(屈原逝世2230周年),他被世界和平理事会评为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后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新绛)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重视人为的努力,反对神秘主义思想。并提出“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须要教化来使人格提高。
荀子是儒家八派中的一派的创始人,思想以儒家为本,博学深思,兼采道、法、名、墨诸家之长。他以孔子、仲弓的继承者自居,维护儒家的传统,政治思想中突出强调了孔子的“礼学”,以儒学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各家之长,自成体系的地主阶级思想家。他在宇宙论、人性论、道德观、知识论、教育观、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建树。
韩非子
韩非子(约前280—前233),战国晚期韩国(今河南新郑)人,汉族,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世称“韩非子”。他吸取以前的法家学说,继承并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结合的理论。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著有《韩非子》55篇,他通过寓言故事表达自己的抱负和主张,例如《孤愤》《五蠹》《内外储说》《自相矛盾》和《守株待兔》等。
贾谊
贾谊(前200—前168),又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汉族。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其著作分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他的著作经后人整理成《新书》。他几乎已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他的文章和诗被人们称颂,他大力倡导许多被认为是孔子的伦理思想和社会观念,因此,他通常被列为儒家人物。
司马迁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编著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后人尊称为史迁、太史公。他出身于史官世家,10岁起诵读古书;20岁开始游历大江南北,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为以后著书立说奠定了基础;38岁任太史令;40岁左右开始着手编写《史记》。
后来,他遭牢狱之灾,虽身心饱受摧残,但未曾改变夙愿。出狱后,他在风烛残年之际继续编写。最终历经16年,完成了记载着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3000年历史的闪着人性光辉的史学巨著——《史记》。
刘向
刘向(约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时期思想家、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著有《新序》《列女传》《说苑》等书,并整理修订了《战国策》《楚辞》。刘向撰写的《别录》,被视为我国目录学的始祖。
王充
王充(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东汉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擅长辩论,认为庸俗的读书人做学问,大部分会失去儒家本质。著有《论衡》85篇,20多万字,解释万物异同,并改正了当时人们疑惑的地方。他在书中对传统的儒学和汉代经学,进行了论难,甚至怀疑古经,著有《儒增》《书虚》《问孔》《刺孟》等专篇,公然挑战经典。
班固
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著名史学家,著有《汉书》《白虎通义》,与陈宗、尹敏、孟异共同撰成《世祖本纪》。《汉书》是一部断代史,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这些变化,后被一些史书沿用了。班固开创了正史地理志的先例,开创了政区地理志的体例,开沿革地理之始,记录了大量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资料,保存了宝贵的边疆地理资料。
蔡琰
蔡琰(约162—239),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东汉末年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三国时期著名女诗人、琴家。史书赞她“博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其作品有《悲愤诗》两篇,一为五言体,一为楚辞体,其中以五言体的最为著名。此诗540句,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女子创作的五言长篇叙事诗,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叙事诗之一,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相传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也是她的著作。
陈寿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自幼好学,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48岁时开始撰写《三国志》,该书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等纪传体史学被后世史学家尊称为“中华史学名著前四史”。历代史学家对《三国志》评价极高。
干宝
干宝(?—336),字令升,祖籍河南新蔡,东晋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更是小说家的一代宗师。学识渊博,著述宏丰,横跨经、史、子、集四部,至今收集到的其书目达26种,近200卷。著有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搜神记》,被称作中国小说的鼻祖,是我国魏晋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其中《干将莫邪》《相思树》《董永卖身》《李寄斩蛇》等古代民间传说对后世文学艺术影响深远。另著有《晋纪》20卷,为后世史学家所推崇。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诗人、辞赋家和散文家。他生性热爱自然,不喜欢约束,年轻时虽做过小官,但不久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不仕。
他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之情充分地展现在他的作品中,所以他的作品题材以田园生活为主,感情真挚,朴素自然,他也被称为“田园诗人”,是田园派的鼻祖,也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今存有125首,多为五言诗。传世名篇是《饮酒·其五》,文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画面被后世文人所向往。
范晔
范晔(398—445),字蔚宗,祖籍顺阳(今河南南阳),后移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南朝刘宋时期杰出史学家。著有纪传体断代史《后汉书》,该书记载了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25年)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196年的历史。他是明确地提出写史为政治服务的历史第一人,并继承了司马迁“通古今之变”的编撰思想。
刘义庆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宋文学家。他才华出众,爱好文学。著作有《幽明录》《世说新语》等。《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的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
刘勰
刘勰(约465—520),字彦和,祖籍山东莒县,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理论家。曾任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有“刘舍人”之称。晚年在山东莒县创办(北)定林寺。著有《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该书共计37000余字,共10卷,50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个主要部分。
郦道元
郦道元(470-527),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他自幼爱好游览,做官后,拜访名胜古迹,勘察水流地势,阅读了大量地理文献。他一生中,对我国的自然、地理做了大量的调查、考证和研究工作,并且撰写了地理巨著——《水经注》,为我国古代的地理科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颜之推
颜之推(531-约595),字介,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建康(今江苏南京)人,南北朝后期到隋朝初年儒学家和文学家。他主张以儒家传统思想为修身持家之本,为了教育训导他的子孙后代,写出了一部系统完整的著名家庭教育教科书——《颜氏家训》。这是他一生关于修身、治家、处事和为学的经验总结,在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影响,后世称此书为“家教规范”。
魏徵
魏徵(580-643),字玄成,馆陶(今河北馆陶)人,一说巨鹿(河北巨鹿)人,初唐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杰出的历史学家。他从小喜爱读书,志向远大,博览群书,辅佐唐太宗17年,以“犯颜直谏”而闻名。他的刚正不阿、不卑不亢、直谏敢言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作有《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主编《群书治要》,还有《魏郑公诗集》《魏郑公文集》等著作,言论散见于《贞观纪要》,《全唐诗》录存有他的诗一卷。
王勃
王勃(约650-约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著名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
他主张实用主义,诗句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其中写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他的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长期以来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至今还常被人们引用。他的《滕王阁序》被认为是“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后人为他的大量诗篇搜录汇集成《王子安集》。
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和书法家。他生性豪放,年少时就以诗文闻名,他的诗作以绝句见长,特别是写景抒情类的作品更是独树一帜,著名的《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但他的作品大多散佚,现存19首录入《全唐诗》。
他不仅擅长诗文,书法品位也颇高,尤擅草隶,但墨迹留传很少,现存有《龙瑞宫记》石刻和流传到海外的《孝经》草书。
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盛唐时期诗人。他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性情豪爽,他的诗多描写塞外风光,常被当时的乐工制成乐曲唱诵,但至今流传下来的很少,今仅存6首,但确为我国古典文学之精华,其中《登鹳雀楼》《凉州词》和《送别》三首非常著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千古流传的佳句,也给王之涣赢得了百世流芳的名声。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盛唐时期诗人。他的诗描写山水田园风光为主,多为五言律诗。他的山水作品多源于他故乡襄阳的名胜,如《秋登兰山寄张五》《夜归鹿门歌》《江山思归》等。他的田园诗,如《过故人庄》和《春晓》,风格以清淡恬旷,悠然自得。他的作品甚多,现存260多首,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之一。
王昌龄
王昌龄(690—756)字少伯,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他擅长七言绝句,是七言绝句的重要开拓者,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他的七言绝句善于捕捉典型情景、概括和想象。他的诗主要有两类:一是边塞诗,二是宫怨诗,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长信秋词》《西宫春怨》《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生动,清新优美。其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更是千古佳作。
王维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和画家,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的代表人物,与孟浩然合称“王孟”。他的诗歌多描写山川美景,抒发融入自然的喜悦之情,意境清新自然,现存400多首,代表作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渭川田家》《送元二使安西》《相思》等。
王维在诗作上不但很有造诣,在绘画方面成就也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特别是他在山水画方面,颇有贡献,被称为“南宗画之祖”。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他一生基本在漫游中度过,期间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主要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也是盛唐社会现实生活的写照。
他的诗歌风格豪迈、飘逸洒脱,意境奇丽,语言明快,气势雄浑,达到了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艺术高峰,现存900余首,代表作有《静夜思》《望庐山瀑布》《关山月》《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生活在盛唐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描写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人民疾苦的现状,一生写诗1400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如“三吏(《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和《杜工部集》。杜甫不但诗艺精湛,而且为人品格高尚,忧国忧民,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岑参
岑参(约715—770)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河南新野)人,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唐朝著名边塞诗人。其诗歌风格清丽俊逸,意境新奇,但贫贱忧愤的情绪也较浓,题材涉及到述志、赠答、山水、行旅各方面,以边塞诗最为出色,“雄奇瑰丽”是其突出特点。他是盛唐时代边塞诗数量写的最多的也是成就最突出的。代表作有《白雪歌》《走马行川》《轮台歌》。著有《岑嘉州诗集》,与高适并称“高岑”。
孟郊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唐代诗人。他的诗多描写民间疾苦和炎凉世态,现存诗500多首,代表作有《烈女操》《游子吟》等。特别是《游子吟》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诗句体现着母爱的细腻和伟大,千百年来被人传颂。有《孟东野诗集》传世。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学家和哲学家。他尊崇儒家思想,提倡学习古文,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同时,他也主张学习散文语言,也是一代散文家,被后人评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作品题材多样,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的创作理论,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录在《昌黎先生集》中,主要代表作有《师说》《原道》《进学解》等。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哲学家、文学家,有“诗豪”之称。曾任监察御史,政治上主张革新。他以乐观的精神积极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其诗现存800余首,题材广泛、含蓄婉转、朴素优美、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词作仅存40余首,具有民歌特色。著有《刘梦得文集》,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晚年官至太子少傅,信仰佛教,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他的思想综合儒、释、道三家,立身行事以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指导思想。他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代表作有感伤叙事长诗《长恨歌》《琵琶行》形象鲜明,情节连贯,语言优美,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白氏长庆集》71卷。他的诗在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的影响。
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汉族,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散文家。因曾任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北朝时,与柳、薛、裴被并称为“河东三著姓”。
他在诗歌、辞赋、散文、游记、寓言、小说、杂文以及文学理论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一生留下诗文作品达600余篇,骈文近百篇。其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代表作有《天说》《三戒》《黔之驴》《河间传》《小石成山记》等,有《柳河东集》传世。
元稹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洛阳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次韵相酬”诗歌形式的创始者,与白居并称“元白”。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扣人心扉;色彩浓烈,铺叙曲折,细节刻画真切动人,比兴手法富于情趣。代表作有《菊花》《离思五首》、长篇叙事诗《连昌宫词》等,有《元氏长庆集》100卷传世。
贾岛
贾岛(779—843),字阆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唐代著名诗人,是“五律”的领袖,他的诗对晚唐流派的形成影响很大,而“推敲”的典故,也是出自于他。著有《长江集》10卷。
李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宜阳),中唐时期重要的作家,人称“诗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其诗作创作认真,想象丰富,构思精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部分诗作过分雕琢求奇,语意晦涩、堆砌词藻,艺术形象欠完整。其存世之作200余首,代表作有《梦天》《致酒行》《天上谣》《苏小小墓》《老夫采玉歌》《听颖师弹琴歌》等。
杜牧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杰出诗人,与晚唐另一位杰出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一生著作颇丰,文章主张“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以七言绝句著称,有《樊川文集》传世。他也擅长文赋,代表作《阿房宫赋》是古代赋体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为后世传诵。杜牧不但在诗、赋、古文方面皆可称为名家,在书法方面也被人称颂,真迹多保存在故宫博物院。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晚唐著名诗人、词人、小说作家、学者。他文思敏捷,精通音律。他的诗辞藻华丽,有声调色彩之美,备受时人推崇,《商山早行》诗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不朽的名句,千古流传。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他的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他诗词兼工,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称为花间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大发展起了很强的推动作用。代表词作有《梦江南》《菩萨蛮》《更漏子》《酒泉子》《杨柳枝》《南歌子》《河渎神》《诉衷情》等。其词结有《金荃集》。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2或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豀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晚唐著名诗人,最重要骈体文作家之一。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无题诗是独具一格的创造,以相思爱情为题材。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李商隐流传下来的诗歌约有600首。代表作有《韩碑》《随师东》《安定城楼》《乐游原》《燕台诗》《夜雨寄北》等,有《李义山诗集》传世。他曾将其骈体文作品编订为《樊南甲集》《樊南乙集》各20卷共832篇,诗作的文学价值很高。
李煜
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第三代国君,在位时间(961—975),史称后主,42岁被宋太宗毒死。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蓬居士,徐州(今属江苏)人,五代时著名词人,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其艺术才华非凡,尤其以词的成就最高。
他的词可分作两类:一类主要是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间的爱情,如《浣溪纱》,风格近似花间派;二类是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词作大都哀婉凄绝,主要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如《虞美人》。他的词作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从而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代表作有《望江南》《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柳永
柳永(约987—约1053),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他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在词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并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代表作有《雨霖铃》《蝶恋花》《八声甘州》《黄莺儿》等。著有《乐章集》一卷流传至今。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自幼勤奋好学,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他的诗词散文,多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有《范文正公集》传世。他的作品《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他在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文章主张“明道、致用”,是北宋诗文革运动的领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继承了韩愈的“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主要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蝶恋花》等,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苏洵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他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文人,所以他的文章思想注重“言当世之要,施之于今”,提出政治革新,以激发天下人进取心,振兴王朝。他擅长写散文,尤其擅长政论,有理有据,议论明畅,笔势雄健,主要作品有《权书》《衡论》《几策》等,有《嘉祐集》传世。
周敦颐
周敦颐(1017—1073),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敦颐,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是“北宋五子”之一。晚年定居在庐山莲花峰下,以家乡的水名“濂溪”命名堂前的小溪和书堂,故人称濂溪先生。他是我国哲学史上唯心主义的创始人,理学的开山祖,他继承了《易传》和部分道家以及道教思想。他的作品《爱莲说》,通过赞美莲花坚贞的气节和鄙弃追逐名利的世态,来表现他洁身自好的态度。代表作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等。
曾巩
曾巩(1019—1083)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南丰(今属江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思想属儒学体系,他赞同孔孟的哲学观点,强调“仁”和“致诚”,并主张先提升道德而后才做文章。他的更大贡献在于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一生著述丰富,有《元丰类稿》50卷、《元丰类稿》《续元丰类稿》40卷、《外集》10卷、《卫道录》《宋朝政要策》《诗经教考》《隆平集》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政治思想较为保守。他认为在当时的历史时期,应偏重于通过伦理纲常,把人们的思想规整在原有制度之内,即使要改革,也要稳妥,所以他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于是在洛阳居住了15年,不问政事。在这段岁月中,他主持编撰了294卷300万字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该书共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历经19年编辑完成。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世称临川先生,临川人(今属江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官至宰相,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也称王文公。他在散文、诗歌、词等方面造诣颇深,作品多反映社会矛盾,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歌曲》等。在任宰相期间,大力推行改革,实施变法。
沈括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沈括是一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外交家;同时,他博学善文,对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等无所不精。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该书不仅是我国古代的学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词人代表。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被称为“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开创了豪放词派,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的诗词现存4000多首,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以《念奴娇》《水调歌头》更为著名。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皆有杰出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苏辙
苏辙(1039-1112),字子由,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谥号文定,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宋朝散文家,苏轼之弟,人称“小苏”,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代表作是《栾城集》。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主要作品有《豫章黄先生文集》。他的书法成就也很高,主要表现于其行书和草书中,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等。
他是有名的孝子,虽身居高位,但侍奉母亲时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庭坚涤器”的故事广为流传。
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5),山东济南人,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的女文学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词人,与辛弃疾并称为“济南二安”。她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之说。
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如《如梦令》;后期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如《声声慢》。李清照的著作《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均已失传,今仅存《漱玉词》和《李清照集》。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文学造诣很高,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他一生著作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3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词作方面成就也很大,著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
他的作品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滋味,描绘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关山月》《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后世所传诵。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并称南宋四大家。他自幼读书勤奋,广师博学,主张抗击金人,收复失地,反对屈膝投降,后因无法实现政治报复,伺官而归,晚年闲居乡下15年之久。今存诗歌4200余首,不少抒发爱国情思之作,有《诚斋集》传世。
朱熹
朱熹(1130-1202),字元晦,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和文学家。
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同时,他也注重学习儒家经典,为了弘扬儒家思想,刻印并发行“四书”,使其成为封建教育的教科书。朱熹为古代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建立白鹿洞书院,并修复岳麓书院,制定了一整套学规,广召门徒,传播理学。
他的作品大多风格明朗,理性有余,主要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辛词和苏词都是以境界阔大、感情豪爽开朗著称,均属豪放派。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他的词现存600多首,代表作有《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鹧鸪天·代人赋》《祝英台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另著有《稼轩长短句》传世。他既是一位爱国词人,又是一位能征善战、懂军事的民族英雄。
姜夔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世称姜白石,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宋代音乐家和词人,南宋江湖词派的清空骚雅的创作者,江湖诗风的奠基人之一。他多才多艺,爱好音乐文学和书法,在诗、书、词都有建树而且精通音律,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暗香》《疏影》《长亭怨慢》感情真挚、语言精练,风格别致。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诗集》《续书谱》《古怨》等作品传世。
关汉卿
关汉卿(1229-1241),号已斋叟,大都(今河北安国)人,元代杂剧作家,是“元曲四大家”之首。他生活的时代,政治腐败,社会动荡,阶级矛盾突出。所以,他的作品多反应社会现实,揭露官场黑暗和人民疾苦,激发大众与斗争和反抗精神,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等,其中以《窦娥冤》最为著名。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原名云孙,字宋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他以“忠烈”闻名后世,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
他在诗词中,反映了他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精神,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著作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乐府》等,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其中《过零丁洋》里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被流传后世。
马致远
马致远(约1251—1321),字千里,晚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同称“元曲四大家”。他的作品语言清丽、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散曲意境清幽、声调和谐优美,曲文充满强烈的抒情性和主观性,今存有《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青衫泪》《陈抟高卧》《任风子》6种,与他人合作的有《黄粱梦》,其中以《汉宫秋》最为著名,现存散曲集《东篱乐府》一卷,收入小令104首,套数17套。他著有杂剧16种,现存有《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梁梦》《西华山陈抟高卧》7种。
王实甫
王实甫(1260—1336),字德信,大都(今河北定兴县)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其代表作是《西厢记》,该作品以批判封建爱情为主,歌颂张生与崔莺莺争取自由婚姻进行的斗争,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达到了元杂剧的一个高峰,成为最具舞台生命力的一部佳作。王实甫所作杂剧中名目可考的有13种,今存有《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吕蒙正风雪破窑记》《四大王歌舞丽春堂》《韩采云丝竹芙蓉亭》《苏小卿月夜贩茶船》,还有少量散曲流传。
施耐庵
施耐庵(1296-1371),名子安,又名肇瑞,字彦端,别号耐庵,兴化白驹场(今属江苏)人,元末明初著名作家。他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孝亲尊师,为人仗义。他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与中进士。他曾在钱塘为官3年,因不愿逢迎权贵,弃官回乡,后因隐避战乱而隐居,创作出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水浒传》(一说与罗贯中合著)。
宋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浦江(今属浙江)人,明朝初期著名文学家。明朝立国,朝廷礼乐制度多为宋濂所制定,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称赞他为“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他一生刻苦学习,以继承儒家道统为己任,著作颇丰,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主要著作是《宋学士文集》。
刘基
刘基(1311—1375),字伯温,谥号文成,处州路青田县(今浙江文成)人。元末明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及诗人。他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善诗文,以辅佐朱元璋开创明朝完成帝业,因保持国家的安定而驰名天下。其代表作有《郁离子》《覆瓿集》《写情集》《犁眉公集》《春秋明经》等,其中《郁离子》较为著名。以上作品均收录于《诚意伯文集》。
罗贯中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籍贯太原府祁县(今属山西),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他一生主张国家统一,热爱中华民族,弘扬民族传统美德。
他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等,代表作中国第一部流传最广、影响最深、气魄最大的章回体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为我国的文学发展史建树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
吴承恩
吴承恩(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明代著名小说家。他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特别喜欢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籍。他的这种爱好对他之后的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主要代表作是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临川(今属江西)人,明代戏曲作家,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曾任南京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在文学思想上,汤显祖与公安派提出文学创作首先要“立意”,把思想内容放在首位。他的戏剧创作现存主要有5种,即“玉茗堂四梦”(或称“临川四梦”,即《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及《紫箫记》。“玉茗堂四梦”这四部作品中《牡丹亭》影响最大,共55出,描写的是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荆州公安(今属湖北)人,明代文学家,兄弟三人,故世称“公安派”。公安派的文学主张是通变、不拘格套,提倡通俗文学。他的创作充满着由儒、道、禅混合的自由放纵思想。袁宏道一生创作了大量山水游记,游记信笔直抒,不择笔墨;写景独具慧眼,物我交融,怡情悦性;语言清新流利,俊美潇洒,如行云流水般舒徐自如,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其代表作有《与江进之》《雪涛阁集序》《锦帆集》《解脱集》等。
冯梦龙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又字公鱼、子犹,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他博学多闻,为人豁达。他自己的诗集均已失传,但是由他编纂的30种著作得以传世,为我国文化宝库留下了一批不朽的财富,最有名的作品为《古今小说》(《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又与“二拍(《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合称“三言二拍”。另外,还有《新列国志》《增补三遂平妖传》《智囊》《古今谈概》《太平广记钞》《情史》《墨憨斋定本传奇》,以及许多解经、纪史、采风、修志的著作。冯梦龙对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为我国文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张溥
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朝文学家。他自幼发奋读书,与同乡张采齐名,合称“娄东二张”。他一生著作宏丰,编述3000余卷,涉及文、史、经学各个学科,精通诗词、散文、时论;著有《七录斋集》,包括文12卷,诗3卷;另辑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他的散文语言淳朴、简洁、情调豪爽,思想开放。
金圣叹
金圣叹(1608—1661),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文学批评家。他为人狂放不羁,能文善诗,以读书著述为乐,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他评点过“六才子书”(《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他的评点很注重思想内容的阐发。有抄本《沉吟楼诗选》传世。
黄宗羲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晚年自称梨洲老人,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其代表作《明学儒案》抨击了当时黑暗社会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明夷待访录》则代表了市民阶层争取平等权利的要求,对于鼓动民主思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李渔
李渔(1611—1680),原名仙侣,中年改名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家。他的词曲都保存在《闲情偶寄》中,以结构、词采、音律、宾自、科译、格局六方面论戏曲文学,以选剧、变调、授曲、教自、脱套五方面论戏曲表演,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戏曲理论。《闲情偶寄》除戏曲理论外,还有饮食、营造、园艺等方面的内容。
顾炎武
顾炎武(1613-1682),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被尊称为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和音韵学家。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唯心主义,注重广求证据,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他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千古流传,至今仍是激励中华人民奋进的精神力量。同时,他在音韵学上的贡献也很大,是清代古韵学开山祖,主要代表作是《日知录》和《音学五书》。
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博人,清代杰出文学家、小说家。他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生活清苦,但历经毕生精力完成了8卷本、491篇、约40余万字的《聊斋志异》。《聊斋志异》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源于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的优秀作品。此外,他还有大量的诗文、戏剧、俚曲以及关于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
孔尚任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第64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当时人们将他与《长生殿》的作者洪升并论,称“南洪北孔”。他曾任历任国子监博士、户部主事、广东司外郎等职。他的《桃花扇》与洪升的《长生殿》代表了古典戏曲创作的两座高峰,堪称传奇剧本中的双璧。
方苞
方苞(1668—1749),字凤九,一字灵皋,晚年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与姚鼐、刘大奎合称“桐城三祖”。他首创“义法”说,影响深远,至今仍为全国学术界重视,方苞也因此被称为桐城派的鼻祖。他的文章注重事实,材料典型,语言简洁有力。其作品《望溪先生文集》以确凿的事实真实地揭露了清代司法制度的黑暗。代表作有《左忠毅公逸事》《狱中杂记》《汉文帝论》《李穆堂文集序》等。
彭端淑
彭端淑(约1699—1779),字乐斋,号仪一,四川丹陵人,清代著名文学家,与李调元、张问陶并称“清代四川三才子”。他学识广博,晚年辞官归蜀后致力于教育。为官时对民生艰难社会生活深有体会,并在其诗《七月十六日》《夏镇》等中有所反映。著有《白鹤堂集》《为学》《雪夜诗谈》《晚年诗稿》等。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著名小说家,青年时性情豪放,后家业败落,迁居到南京。因为从父亲那里知道官宦内幕,于是不再热衷科举,后开始撰写《儒林外史》,中年后生活贫困但性格倔强,不向权贵低头。49岁时完成《儒林外史》,该书以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为中心,讽刺了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气。因此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另著有《文木山房集》。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号谢山,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代学著名者、文学家、史学名家。专注于学术,在经史、史学、文章方面均有建树。代表作有《鲒埼亭集》38卷、《外编》50卷、《诗集》10卷。另著有《汉书地理志稽疑》6卷。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约1765),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辽宁辽阳(一说河北丰润)人,清代小说家。他在荣华富贵中长大,后因封建阶级内部斗争,曹家受牵连,家道逐渐衰亡,从此生活清苦,这一转变使他深感世态炎凉,他的经历和感受成为他以后创作的资粮。
其主要著作是中国长篇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全书120回,后40回为高鹗所作)。这是一部以封建贵族家庭为背景,爱情为主线,反映了封建社会兴衰的巨著,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高峰。
袁枚
袁枚(1716-1797年),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诗人、诗论家。他主张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认为性格天赋和后天学习是创作的基本元素,特别突出“性情”。他的这一文学思想,对封建正统文学和形式主义思潮有一定的冲击,是“性情派”创作理论的提倡者。他一生著作颇丰,代表作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随园食单》等。
纪昀
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谥号文达,世称文达公。清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清代著名学者。他天资颖悟、学识渊博,擅长考证训诂,官至礼部尚书。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并亲自撰写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他的诗文多为歌功颂德之作属于“廊庙文学”。所著《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具有较大影响的文言短片小说集。另著有《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评文心雕龙》《沈氏四声考》《史通削繁》《阅微草堂笔记》等。他的诗文,经后人搜集编为《纪文达公遗集》。
姚鼐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安徽桐城人,清代诗人、散文家,“桐城三祖”之一。提倡文章要“义理”、“考证”、“辞章”三者相互为用,提出“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为文章八要素来模拟古文。著有《惜抱轩文集》《惜抱轩诗集》《九经说》《三传补注》《老子章义》《庄子章义》等。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字君直,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清代经学家、文学家。他精于史地和声韵、训诂之学,善写诗及骈体文。他认为诗要“另具手眼,自写性情”,并且强调“性情”、“气格”。他一生好游名山大川,足迹遍及吴、越、楚、黔、秦、晋、齐、豫等地,所作山水诗较多。著有《洪北江全集》等。
龚自珍
龚自珍(1792—1841),字伯定,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近代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的诗文洋溢着爱国热情,敢于揭露腐败的政府,开创了近代文学的新篇章。他的散文风格多样,人称“龚派”。他毕生致力于政治改革,其《已亥杂诗》表达了对国事的感慨和生平的哀乐。著有《定盦全集》《国语注补》《三礼图考》《两汉书质疑》《楚辞名物考》等,后人辑有《龚自珍全集》。
刘鹗
刘鹗(1857—1909),原名梦鹏,后更名鹗,字铁云,又字公约,江苏丹徒(今镇江)人,近代小说家。他致力于数学、医学、水利学等实际学问。所作小说《老残游记》被称为是晚清的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另著有《铁云藏龟》一书。
李宝嘉
李宝嘉(1867—1906),字伯元,别号南亭亭长,笔名游戏主人,江苏武进,晚清著名小说家。他不满清朝的腐败、嘲骂腐朽的官僚,揭露社会种种黑暗,为创作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该小说在晚清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章太炎
章太炎(1869—1936),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更名绛,号太炎,后又改名炳麟,浙江余杭人,中国近代哲学家、社会学家、学者、国学泰斗。1917年开始以讲学为业,1934年创立国学讲习会,主编《制言》杂志。他是古经文学派的最后一位大师,一生著述约400余万字。主要著作有定《章氏丛书》《訄书》《国故论衡》《章氏丛书》《章氏丛书三编》等。
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近代史上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从小受传统教育,成年后接受康有为的思想,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提倡学习西方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
他在学术研究涉猎也很广,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和宗教学等领域,均有成就,以史学研究最显著,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新民说》《饮冰室主人自说》《中国文化史》《饮冰室主人全集》等。
王国维
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人,近代中国著名学者、古文字家、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学、哲学家、国学大师。他生平著述62种,批校的古籍逾200种,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所著《曲录》《宋元戏曲考》和《人间词话》等初步勾勒出了中国戏曲的发展轮廓。主要著作还有《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观堂集林》等。
夏丏尊
夏丏尊(1886—1946),字勉旖,后改字丏尊,号闷庵,浙江上虞人,著名文学家、语文学家、语言学家,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他认为,阅读和写作,都应尊重文章学的系统,要讲究“真实”和“明确”。他也是提倡“语感”培养的第一人。其主要学术著作有《文艺论ABC》《生活与文学》《现代世界文学大纲》《芥川龙之介集》《国文百八课》《开明国文讲义》等。译著有《社会主义与进化论》《蒲团》《近代的恋爱观》《续爱的教育》等。
刘半农
刘半农(1891—1934),字伴侬、瓣秾、半农,号曲庵,江苏江阴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同时,他又是我国语言及摄影理论奠基人。他的《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是我国第一个获此国际大奖的语言学家。著作有诗集《扬鞭集》《四声实验录》等。
胡适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学名洪骍,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他还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他在文学、哲学、史学、教育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进行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尝试集》《胡适文存》《胡适文存二集》《胡适文存三集》等。
顾颉刚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他从20世纪20年代起就从事中国历史和古代文献典籍的研究和辨伪工作,为中国民间文艺理论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作为一个史学家,享誉中外学术界,影响深远。代表作有《妙峰山的香气》《史林杂识初编》《当代中国史学》等。
周瘦鹃
周瘦鹃(1895—1968),原名周国贤,江苏省苏州市人,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盆景艺术家。1916年至1949年间,在上海历任中华书局、《申报》《新闻报》等单位的编辑和撰稿人。主编过《礼拜六周刊》《紫罗兰》《半月》等。五四运动后,他先后创作日记体爱国小说《亡国奴之日记》和《卖国奴之日记》,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敌人的痛恨。代表作有抗战时期写的奋起抗敌救国的短篇小说《亡国奴日记》《祖国之徽》《亡国奴家里的燕子》等;解放后写的散文集《行云集》《花花草草》《花前琐记》《花前续记》等。翻译有小说集《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
林语堂
林语堂(1895—1976),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福建龙溪(现福建漳州)人,现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后在国内外从事教育、研究工作。著有《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大荒集》《国语词典》等,长篇小说有《京华烟云》。
冯友兰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1924年写成《人生哲学》,1931年、1934年完成《中国哲学史》上、下册,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从1939年到1946年7年冯友兰连续出版了6本书:《新理学》《新世训》《新事论》《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称为“贞元之际所著书”。通过这些书,他创立了新理学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当时影响最大的哲学家。新中国成立后,他开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国哲学史。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国哲学史论文集》《中国哲学史论文二集》《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四十年的回顾》《中国哲学史新编》等书。
茅盾
茅盾(1896-1981),本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
其代表作是《子夜》《林家铺子》《春蚕》。《春蚕》《秋收》与《残冬》合称为《农村三部曲》。他还写了城市三部曲《幻灭》《动摇》和《追求》(合称《蚀》)等。《茅盾全集》(40卷)收录了他的全部文学著作。
茅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是我国革命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茅盾文学奖”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
郁达夫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1928年加入太阳社,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12月,发表小说《迟桂花》。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银灰色的死》等,散文有《故都的秋》《钓台的春昼》等。
徐志摩
徐志摩(1897—1931),名章垿,字志摩,曾用笔名南湖、云中鹤,浙江海宁人,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是新月派代表诗人
语言文字我国的语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有56个民族,共有80种以上语言,约30种文字。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汉民族的共同语。我国除占总人口%的汉族使用汉语外,有些少数民族也转用或兼用汉语。现代汉语有标准语(普通话)和方言之分。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我国的文字文字是人类用来交际的符号系统,是记录语言的书写形式。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现在使用的汉字是从古文字逐渐演变而来。从目前能看到的最早的成批的文字资料——商代甲骨文算起,汉字已有3000年的历史。因为甲骨文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文字体系,所以可以推断,汉字的产生一定远在3000年以前。汉字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甲骨文到小篆是一个阶段,秦汉时期的隶书以后是另外一个阶段。前一个阶段属于古文字范畴,后一个阶段属于近代文字范畴。总体来说,从隶书到今天使用的现代汉字在字形上没有太大变化。虽然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文字,但在正式场合一般都使用汉字。[暂时不用]标点符号的由来我们的祖先在发明文字时,并没有同时发明标点符号。读文章的人要自己断句,因而常文意不明,产生歧义和误解。到了汉代,人们才发明了“句读”符号。语意完整的一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可停的一段为“读”。宋朝时,有人把文章加圈加点,叫做“标点”。明朝时,开始在版上刻上“句”、“读”等符号。1920年,中国的知识界设计出12种新式标点符号,形成了中国的标点符号系统。1951年,《标点符号用法》被公布,即将原有的12种标点符号扩充为14种,并对标点符号的名称、形状、用法进行了明确的规范。从此,标点符号开始广泛使用。今天,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汉语拼音的由来古代没有拼音,人们就使用反切,即用两个认识会念的字,取第一个的声母,取第二个的韵母,拼合起来。而古代中国的回族兄弟用阿拉伯文的字母来拼写汉语,这是中国最早的拼音方式。明朝时,西方传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是中国最早的拉丁字拼音。清末明初,出现了用简单的古字表现汉语语音的拼音方式,这也为民国年间的政府制定“注音符号”奠定了基础。而“注音符号”是现在台湾依然使用的拼音。新中国成立后,由政府制定了现在使用的“汉语拼音方案”,使汉语拼音成为联合国承认的拼音工具。七大方言我国七大方言区主要根据语音来划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方言、粤方言和闽方言。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被大部分北方人民使用;吴方言是以苏州话和上海话为代表,流行于江浙一带;湘方言是以长沙话为代表,主要是湖南人民使用;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分布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客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省各地;粤方言以香港话为代表,主要在广东珠三角区及港澳地区被使用;闽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和台湾大部分地区。歇后语的由来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2个部分构成,前一半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一半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一半,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歇后语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中的“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得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集诙谐幽默于一体,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谚语的由来谚语一般通过现象来表明深刻的道理。当人们把生活的体悟概括成一句话的同时,更多的人对此产生了共鸣。于是,人们就把它保留下来经常使用,并称其为“谚语”。它作为一种口头文学,在我国流传甚广。我国悠久的历史为谚语的产生提供了丰厚的基础。它多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是带有一定生活寓意的艺术语句。《文心雕龙·书记篇》记载的“惟忧用志”,就是我国文字记录下来的最早的谚语之一。而今的谚语多半是名人名言。俗语的由来俗语,也称“常言”、“俗话”。“俗语”被普遍用作语言学中的术语;“常言”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则有口语的气息。从广义来看,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但俗语也有自己的特点。它指约定俗成并广泛流行,且形象精练的语句。其来源很广,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和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密切关系。俗语主要在劳动人民口语中流传,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成语的由来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多数由4个字组成。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而成的词组,还有来自人民口里常说的习惯用语。它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丰富的历史精华,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军事、文化、民间习俗、道德风尚和理想志趣,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普通话的由来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言,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汉民族的共同语从古至今,有好几种说法,有“雅言”、“通语”、“官话”、民国时期的“国语”等。虽然它们名称不同,但内容基本是一样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发展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推广民族共同语,克服方言分歧造成的隔阂。在1955年举行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经研究确定了现在的普通话。从此,普通话开始被广泛应用。汉字有多少个汉字是语素文字,总数非常庞大。根据古代字书和词书的记载,汉代杨雄著《训纂篇》收5340字,汉代许慎著《说文解字》收9353字,三国张揖著《广雅》收18151字,晋代吕忱著《字林》收12824字,梁代顾野王著《玉篇》收16917字,宋代司马光等著《类篇》收31000余字,异体字21000多个;明代张自烈著《正字通》收33440字,清代张玉书等著《康熙字典》收47035字,现代《汉语大字典》收54678字。汉字由竖写改横写汉字由竖写改横写的建议是《新青年》杂志编辑钱玄同最早提出的。《新青年》1917年3卷3期刊载了钱玄同的公开信,信中说:“人目系左右相并,而非上下相重。试立室中,横视左右,甚为省力,若纵观上下,则一仰一俯,颇为费力。以此例彼,知看横行较易于竖行。且右手写字,必自左至右,均无论汉字、西文,一笔一势,罕有自右至左者。然则汉写右行,其法实拙。若从西方写法,自左到右横迤而出,则无一不便。”陈独秀、陈望道等学者也表示赞同。以后,钱玄同又在《新青年》连续发表四篇公开信,积极倡导“竖改横”的主张。随着新文化运动的逐渐兴起,汉字改横写渐渐为国人接受,一直延续至今。汉字的演变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6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连续对汉字进行简化、整理,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的演变过程。甲骨文是契刻在甲骨上的一种古老文字,它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金文是指殷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刻在钟鼎等青铜器上的文字;篆书包括大篆和小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小篆应运而生;隶书是对小篆字体的进一步减省,到了汉代,隶书取代了小篆;楷书形成于东汉末年,成熟于唐代;草书产生于汉代,是楷书的变体,是汉字速写的一种字体,后来演化为一种书法艺术;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也起源于汉代;后来因印刷业兴起的需要,而产生了宋体,后世的书籍多采用此种字体。甲骨文的由来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汉字形态,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因刻在龟甲兽骨上而得名。甲骨文最早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市城西北的小屯村,这里曾是殷商的都城。它所记载的多是当时统治者在祭祀、征战、打猎时占卜日期、事件及其结果等相关内容,因此甲骨文又被称为“殷墟卜辞”或“甲骨卜辞”。清末担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是最早发现和确认甲骨文的人,王氏死后,他收藏的甲骨片传给了刘铁云(即小说《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字铁云)。刘铁云经过进一步整理、收集,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甲骨文著作《铁云藏龟》。收集资料最全面、最丰富的是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收甲骨4万多片。宋体字的由来宋体字是印刷字体中最常用的一种字体,创始人是宋代人秦桧。他是状元出身,博学多才,在书法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他综合前人书法的长处,独自创立了宋体字。按理来说,应该叫秦体字才对,由于他人品太差,在抗金斗争中,是投降派代表人物,曾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民族英雄岳飞父子,成为千古罪人,人们痛恨他,所以把他创始的字体命名为宋体字。?隶书的由来隶书也称佐书、史书,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隶书有两种:秦隶和汉隶。隶书始创于秦朝,普遍使用于汉、魏。相传,秦朝有一个叫程邈的徒隶(犯人),因得罪了秦始皇,被关在监狱里。程邈看到当时狱官用篆书写字很麻烦,就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创立一种新的字体。秦始皇看了很欣赏,不仅赦免了他的罪,还封他为御史,并将这种字体规定在官狱中应用。因为程邈是个徒隶,起初又专供隶役使用,所以把这种书体称为隶书。也有人认为,隶书也是靠许多人日积月累共同创造的,程邈做的大概是整理工作。隶书的产生,与后来的楷书、草书的产生一样,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大变革。楷书的由来楷书也称真书、正书,形成于汉末,成熟于魏晋,全盛于隋唐。它吸收隶书结构匀称明晰的优点,把隶书形体的扁平改为方正,把隶书笔画的波折改为平直,书写时更为方便,沿用至今。魏晋时的楷书,离篆隶不远,形体古朴自然,但没有严谨的法度约束。隋代以后,楷书注意法度,结构整齐、方正,书法家层出不穷,以颜真卿、柳公权等人成就最高。宋元明清的书法家都以唐朝以前楷书为规范,近当代学者更是如此。六书是什么六书是指汉字的六种构造条例,是后人根据汉字的形成所作的整理,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主要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是“用字法”。象形是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指事是指在象形字或一些抽象符号上加上一些提示符号而创造出新字的造字法;会意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合并成一个字,并把它们的含义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字;转注就是指在同一个部首内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汉字可以互相理解;假借就是指对某一新概念,借用已有的字来表示其意义。历史一词的由来“历史”是指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以及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事迹。“历史”一词在古代只称“史”,记载史的人称史官,当时的史官,除记录统治者办的事外,对于天文、地理、人事、灾祸也加以记录,可见古代的“史”的范围比现在更为广泛。“历史”这一名称出现于近代,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学堂里最初开设“史学”课,第二年改名为“历史”。也有人考证说“历史”是外来词,因为日本人早已称“史”为“历史”了。语文一词的由来清末废科举、兴“新学”时,有一门功课叫“国文”,教的是文言文。“五四”以后,白话文兴起,“国文”改称“国语”,提倡白话文教学。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丏尊二人提出了“语文”的概念,并尝试编写新的语文教材,可惜因日本侵略中国而被迫中止。1949年6月,叶圣陶先生再次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这一建议被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采纳,随后推向全国,从此,“语文”成了中小学的一门主课。此致敬礼是什么意思人们在写信时,经常在末尾写“此致”,另一行写“敬礼”,这已成为固定的格式。“敬礼”表示对人的尊敬,“此致”的“此”不是指后面的“敬礼”,而是指前面所写的内容。写回信,末尾用“此复”;发通知,末尾用“此通知”等等都是结束语。“此”字在于概括全文,了结全篇;“致”指“尽”或“达”,“此致”二字连用,意思是上面的话说完了,它是信的结尾词,而不是“敬礼”的动词,两者不存在任何关系。这种形式最早出现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后被人们广泛采用。什么是社稷“社稷”是一个特指名词,国家的象征。社,古代指土地之神。稷,指能生长五谷的土地之神,就是农业之神。“社稷”从字面来看是说土谷之神,由于古时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代表国家。“社稷之忧”、“社稷之患”、“社稷之危”都是指国家的忧虑、隐患、安危。这个代称一般现代白话文中已经很少用了。明镜高悬的由来古代公堂之上常挂“明镜高悬”的匾,意思是县令、知府等官员判案要公正廉明,能洞察一切而明辨是非。据晋代学者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汉王刘邦进入秦都咸阳宫内,见到了数不清的奇珍异宝,其中一块方镜引起了他的注意,此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而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胃肠五脏;人有疾病在内,则知病之所在;如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此镜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由于此镜出于秦地,当初称秦镜。但是,人们因痛恨秦代的暴政,不愿把这面宝镜与其联系在一起,于是秦镜渐渐就被称为明镜了。为什么称物件为东西“东西”一词是我们通常对一切物体的总称。因为古代通常把东西南北中与金木水火土相配,称为“五行”。有一次,宋朝理学家朱熹去会他的朋友盛温和,正巧盛提篮上街“买东西”,于是朱熹便问他:“难道不买南北?”盛温和答道:“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凡属金类、木类的我这个篮子就装得;南方属火,北方属水,火类、水类我这个篮子就装不得,所以只能买东西,不能买南北。”这就是为什么今天都把物件称为“东西”的原因。汉语与中文的区别“汉语”指汉族语言的简称,又称“中文”、“华文”、“华语”。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语以外,还有蒙、藏、朝鲜、维吾尔等兄弟民族的语言,通常说的汉语,不包括其他民族的语言,但包括使用汉语地区的方言。“中文”指中国文字的简称,它与“汉语”的区别,严格来说,“汉语”是指口讲耳听的语言,“中文”还包括阅读和书写的内容。中文的概念大,汉语的概念小,汉语是中文主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落霞孤鹜的由来落霞孤鹜出自唐代诗人王勃诗作《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意思是,雨后的天空,乌云消散,阳光又重新照耀着大地。阳光映射下的彩霞与野鸭一起飞翔,大雨后的江水显得异常的充盈,远远望去,江水似乎和天空连接在一起。其实,落霞孤鹜并非王勃独创,而是沿用古人的诗句。早在南北朝时,北周诗人庾信在他所写的《三月三日华林马射赋》中写下了“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的诗句。芝盖指古时一种固定在车上遮阳的曲柄凉伞,春旗指插在车上和行人手中执的彩旗。在当时已成为人们吟咏的佳句。庾信描写的是一支队伍在行进时,周围奔驰的落花与车上的芝盖搅为一团,似乎互相缭飞,路旁的杨柳与路人所持的旗子相映,似乎混为一色。王勃正是把其中的落花、芝盖、杨柳、春旗四句换成了落霞、孤鹜、秋水、长天。但“落霞孤鹜”比“落花芝盖”句更高一筹,其内容和意境也不大相同,因而成了更出名的诗句。捉刀与斧正在写作中,人们往往把代被人写文章叫做“捉刀”,把请求别人修改文章叫做“斧正”。“捉刀”的典故出自于《世说新语·止客》。书中记载,匈奴使臣请见,曹操自以为形貌丑陋,便叫崔琰代替自己接见,自己却持刀站在床头。接见完毕,曹操叫人问匈奴使臣:“魏王这个人怎么样啊?”匈奴使臣回答道:“魏王声望好,可是床头持刀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啊!”后来,人们就用“捉刀”来指代人做事,尤其是代人写文章。“斧正”的典故出自于《庄子·徐无鬼》,书中说,楚国国都郢有个人在粉刷墙壁时,鼻尖上溅了一点白泥,于是他去请一位匠人削掉,只见匠人举起斧子劈将下来,恰巧削去了白泥,而那人的鼻尖丝毫没有伤着。后来,“斧正”就成了请人修改文章的代名词。什么是传奇传奇,也叫传奇文,是小说的体裁之一,最早特指唐代的短篇文言文小说,写的多是一些奇异的故事。元末明初时也有人将元杂剧称为“传奇”。自从宋元南戏在明代规范化、典雅化、声腔化和全国化之后,传奇就成为不包括杂剧在内的明清中长篇戏曲剧本的总称。现在,传奇是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不寻常的故事。地方志是什么地方志,简称方志,是记述特定时空内一个方面或各个方面情况的资料性文献。地方,方域;志,记。方志,就是对一个地方的记载、记述。一个地方、地区的记载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一部完整成功的地方志应是一个地区的综合性资料书,它要求对该地区的全部已有事业、客观条件、社会状况等作如实记载。它属于史学范畴,但不是国史、正史,而是地方史。由于记载面很广,所以地方志也可称地方的百科全书。什么是演义我国古代许多历史故事题材的小说都称为演义。演义,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看,是指讲述道理并且加以引申的意思。书名上的演义,指古代时期由讲述史话本发展来的一类的长篇小说。在宋元时代,社会上说书的人讲述历代的兴衰和战争故事,他们根据历史故事和流传下来的典籍加以叙述和延伸,并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记录下来,在当时称为讲史话本。后来,有文人墨客将史话本演变成为文本,并且经过加工写成一种长篇小说题材的类型,称为演义。历史与演义的不同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通俗地说,就是实事求是地记录、公正客观地分析论断。演义,是根据历史故事和流传下来的典籍,加以叙述和延伸,用浅显易懂的话记录下来,成为一种小说体裁的称谓。演义小说除了给人以艺术享受外,还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历史知识。当然,这仅就历史概貌而言,对一些具体情节,就不能信以为真了。俗语谚语胡说“胡说”原指胡人说的语言。胡人是中国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西晋时期,因王朝腐朽,胡人趁机进军中原。尽管他们的文化比较落后,但军事力量很强。胡人主宰中原后,他们说话、办事都按自己的意愿,没有任何礼法可依,给中原地区带来了很大的混乱。因而,汉人把胡人随便乱说的话,称之为“胡说”。后来人们用“胡说”来泛指没有根据的言论。借光据《战国策·秦策》记载,战国时秦国将军甘茂,曾对齐国使者苏代讲过一个故事:一条江边住着不少人家,每晚,姑娘们都凑到一起做针线活儿。其中,有一位姑娘家境贫寒,买不起灯烛。她就比别人先来,把屋子打扫干净,收拾整齐,为大家安排舒适的环境。其他的姑娘就点了灯,借给她一点光。慢慢地,“借光”一词就沿用开来。现在,“借光”已经成了礼貌用语,人们把请求别人提供某种方便,或从别人那里分享某种荣誉称作“借光”。马虎宋代,京城有一个画家,作画往往随心所欲。有一次,他画了一张虎头马身图,有人问他:“是马还是虎?”他答:“马马虎虎!”后来,他的大儿子问他画里是什么,他说是虎,小儿子问,他说是马。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时,把人家的马当老虎射死了,画家就不得不给马主赔钱。他的小儿子外出碰上老虎,以为是马,准备去骑时,被老虎咬死了。画家悲痛万分,把画烧了以此警戒。之后,人们叫他“马虎”先生。现在,人们用“马虎”来形容某人办事草率或粗心大意。年关传说在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它形貌狰狞,生性凶残,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专食飞禽走兽,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人们都很害怕它。它每隔365天,就会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寻找食物,一般天黑出没,天亮返回山林。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每到“年”要来的这天晚上,百姓们都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熬,于是称作“年关”。旧时,“年关”也指欠租、负债的人必须在年底清偿债务,过年像过关一样。现在,“年关”仅指每年农历的年底。敲竹杠清朝末年,鸦片走私十分严重,一些水上走私贩子把毒品密藏在竹制的船篙里。有一天,一艘藏有毒品的商船驶至码头,缉私官就带人上船检查。上船后,这位缉私官吸着长烟筒,漫不经心地走到船艄,在竹篙上敲烟灰,敲得竹篙直响。船主吓得面色大变,以为缉私官已看出了猫腻,慌忙掏出大把的银子悄悄塞给这位官员,请他关照。这位官员得到银子,便放走了这艘商船。此后,“敲竹杠”便成了讹诈财物的代名词,一直沿用下来。座右铭“座右铭”来源于《文选·崔瑗〈座右铭〉》。文中记载:东汉书法家崔瑗年轻时好意气用事,他因哥哥被人杀害,大怒之下杀了仇人,只身逃亡。几年后,朝廷大赦,他才回到故乡。崔瑗自知因一时鲁莽起了大祸,后吃足了苦头,就作铭(指镂刻在器物上的文字,以记功颂德传扬于后世)放在座位的右侧,用以自戒。而今,“座右铭”成为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或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闭门羹“闭门羹”一词始见于唐代冯贽《云仙杂记》所引《常新录》的一段话:“史凤,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意思是宣城有一女子,名叫史凤。她长得如花似玉,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有很多男子都慕名来拜访她。但是,当遇到她不愿意接见的客人时,她就叫人在门口以一碗羹相待,婉言拒绝会客。客人见羹,就心领神会,便自动告辞了。所以,以羹待客就是拒绝会见的意思,人们便把这羹,称为史凤的“闭门羹”。故事流传下来,“闭门羹”就成了拒绝的代名词。喝墨水在北齐时期,朝廷下令:考试时,对“成绩滥劣者”要罚喝墨水,喝多少的数量是按滥劣程度而定。梁武帝时也规定:士人应试时,凡书写滥劣者要罚喝墨水一升。甚至当秀才、孝廉等再参加考试时,监考官若发现有“文理孟浪,书写滥劣”的考生,也要叫他到专设的房间里去喝一升墨水。这条法规沿袭了几个朝代,后来就不盛行了。现在,人们用喝墨水的多少来形容一个人知识的多少。两面派“两面派”是从怀庆府(今河南焦作)的“两面牌”演变而来。据说元朝末年,元军和朱元璋领导的义军在黄河以北展开了拉锯战,老百姓苦不堪言,谁来了都要在门板上贴上欢迎标语,来得勤换得也快。于是,老百姓就找到一个办法:用一块薄木板,一面写上欢迎元军的标语,另一面写上欢迎义军的标语,哪方来了,就翻出欢迎哪方的标语,既省钱又方便。一次,朱元璋的义军进驻怀庆府,看见家家门口的木牌上满是欢迎标语,心里很高兴。可是一阵狂风刮来,木牌翻转,反面全是欢迎元军的标语。率军的将领气极之余,下令将凡是挂“两面牌”的人都满门抄斩。渐渐地,“两面牌”就演变为现在的“两面派”。而今,“两面派”指口是心非、没有坚定立场、善于伪装的人。纸老虎“纸老虎”原是指民间“纸糊老虎”的工艺造型。这种老虎造型常出现于元宵花灯中以及殡仪队列中的纸俑中。人们正是受这种“纸老虎”实物的启发,才创造了“纸老虎”一词。因为这种工艺造型看上去是老虎,比较凶猛,但是由于是纸做的,一捅就破。所以,现代人们常常用“纸老虎”来形容外强中干的人。东道主“东道主”也叫“东道主人”,原指东路上的主人。《左传·僖公三十年》记载:春秋时期秦晋围攻郑国,郑国就派烛之武劝说秦国退军,烛之武对秦穆公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意思是,秦国如果不灭掉郑国,而让它成为东方道上的主人,当秦国使者来来往往,缺乏资财食用时,由郑国来供应,这对你也没有什么坏处。秦穆公听着有理,就因此撤军。由于郑国在秦国的东面,接待秦国出使东方的使节,故把郑国称为东方道上的主人,也叫“东道主”。后来,“东道主”泛指接待或请客的人。现在,“东道主”一词用处很广,如:赛事的主办国被称为“东道主”;举办各种会议的主办方也被称作“东道主”。逐客令“逐客令”是源于李斯的《谏逐客令》。李斯当时在秦国做客卿,正好遇到一个韩国人名叫郑国,郑国以开凿河渠灌溉田地为名义,来秦国做间谍,不久身份就暴露了。于是,秦国大臣都对秦王说:“诸侯各国来投奔秦国的人,大都是由他们的国君派来游说离间罢了,恳请大王把诸侯各国的宾客一律驱逐出境。”于是,秦王就列出了驱逐的名单,李斯也在其中。他就上书了著名的《谏逐客令》,劝谏秦王收回成命。由于这篇文章言辞在理、语句恳切,被秦王所接纳,秦王就废除了逐客的命令,恢复了李斯的职务。于是,这篇《谏逐客令》也名扬天下,“逐客令”也就在民间广为流传。现今,“逐客令”指主人拒绝客人留下。磨洋工最初的“磨洋工”是指建筑工程的一道工序。中国旧式的房屋建筑讲究“磨砖对缝”。磨工,就是对砖墙的表面进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1917年至1921年,美国人用清政府的“庚子赔款”在北京建造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此工程外观上采取中国传统的磨砖对缝、琉璃瓦顶。由于协和医院楼多层高,“磨工”工序十分浩繁。加上这项工程是由外国人出资和设计的,中国工人就称它为“洋工”。由此,工人们就把“磨工”的工序称为“磨洋工”。后来,人们习惯将消极怠工、只出工不出力的现象称为“磨洋工”。出洋相清朝光绪年间,我国对外门户开放,朝廷官员争相出国,以此显示自己的身份和荣耀,于是一股出洋风拔地而起。然而,这些出国要员,有的满腹经纶、才学横溢,有些也愚昧无知。但大多官员都因不懂国外风俗习惯和礼仪规范,在西洋闹出了不少笑话,给西方人留下了不好的影响。于是,人们就把官员们在西洋海外的不雅举止,称之为“出洋相”。现今,凡因无知或疏忽而闹得笑话,皆可称为“出洋相”。执牛耳据《左传·哀公十七年》记载,当时各国诸侯订立盟约时,必须举行“歃血为盟”的仪式。就是先将牛耳割下取血,并将牛耳放在珠盘上,由主盟者执盘,与盟者接着相继歃血,表示彼此之间有天地神灵为鉴,坚守盟约,言而有信。倘若有违约者,必将遭受神灵的惩罚,最终将像牛一样死亡,当时便称主盟者为“执牛耳”。“执牛耳”原本是一种仪式。后来,它泛指在某方面居于领导地位的人,也是“第一”的代名词。打油诗打油诗是旧体诗的一种,内容和词句通俗诙谐、不拘于平仄韵律,相传为唐代张打油所创。据说唐人张打油是一般的读书人,有人说他是个农民,总之是个无名小卒。但他的《咏雪》中这样写道:“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此诗描写雪景,却不着一个“雪”字,淳朴自然,轻松悦人。张打油从此一鸣惊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打油诗体,名垂千古。穿小鞋“穿小鞋”的历史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南唐时代,南唐后主李煜命令宫女用很长的白布缠足,把脚缠成又小又弯的月牙状,站在画有荷花的金莲台上跳舞,让自己观赏享乐。从那时候起就兴起了妇女缠脚风气,缠足脚小,就得“穿小鞋”了。还有一种说法是始于宋代,有一个名叫巧玉的姑娘,她的后娘要将她许配给一个又丑又哑的有钱人,巧玉坚决不从。后来有人给巧玉介绍了个满意的秀才,后母想治治她,背地里剪了一双很小的鞋样让媒婆带给男方。巧玉出嫁那天,男方给她做的鞋怎么也穿不上,害得她上不了花轿,一气之下自尽了。后来,人们便把背后使坏点子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叫做“穿小鞋”。走后门据说,此典故出自北宋年间。相传宋哲宗(年号元佑)死后,宋徽宗继位,蔡京担任丞相。蔡京不但贪赃枉法,而且妒贤嫉能、排除异己,因此引起人们强烈的不满。一次朝廷设宴,聪明的艺人们借机在宴间演出了这样一幕:一个大官在办案,有个和尚要求离京到外地云游,因他的戒牒(僧尼出家受戒后所发的受戒证件)是元佑年间的,于是大官让他还俗;接着,一个道士丢了度牒(道士的身份证明)要求补发,因他是元佑年间出家的,大官让人立即剥下他的道袍,让他成了平民百姓。这时,一个属官上前低声说:“某某给您送来一千贯钱,都是元佑年间的,怎么处置?”大官沉思了一下,悄悄说:“那就从后门搬进来吧,免得走正门被人看到。”这就是“走后门”一词的由来。这出戏抨击了那些权贵贪赃枉法的行为,人们看后都鼓掌叫好。后来,“走后门”就用来比喻以托人情、行贿等不正当手段达到某种目的。出风头“出风头”是出头露面显示自己的意思。清光绪年间,上海最繁华的地方就是四马路,马路上有座“青莲阁”,一帮游手好闲的富人及纨绔子弟通宵在“青莲阁”厮混。与“青莲阁”毗邻的有“升平楼”及“奇芳居”、“同兴居”等茶座,每天下午三四点后,这里是车水马龙、笑语嘈杂,最引人注目的是打扮得花枝招展的风尘女子,从大马路绕黄埔滩到四马路兜圈子,当时人们把这种招摇、卖弄的行为叫做“出风头”。后来,一些赶时髦、爱虚荣的阔人及其少爷、小姐们也雇辆马车从四马路经过黄埔滩到大马路“出风头”,“出风头”一次收费一块钱。这就是“出风头”一词的由来,一直沿用至今。眼中钉“眼中钉”比喻心目中最厌恶、最痛恨的人。这一说法源于《新五代史·赵在礼传》。五代时,后唐有个官吏叫赵在礼,在宋州(今河南商丘南)做节度使。他依仗自己是皇亲国戚而贪赃枉法、横行一方,对百姓残暴苛刻,而且收礼受贿,百姓对他恨之入骨,把他是为自己眼中的钉子。后来,赵在礼被罢了官职,百姓们奔走相告,相互祝贺:“眼中拔钉,岂不乐哉!”赵在礼听到这话很恼火,就向朝廷谎报说宋州百姓挽留他,于是皇上让他继续留任宋州,后来赵在礼对百姓予以疯狂的报复。他让宋州百姓每人缴纳一千钱的“拔钉费”,否则处死。从此,“眼中钉”一词就这样流传了下来。戴高帽人们通常把吹捧别人、恭维别人叫做“戴高帽”。清代著名教育家俞樾在《一笑》中记载了一个很有讽刺意味的笑话:有个人将去外地做官,临行前去拜见老师。老师嘱咐他说:“在外当官不易,要小心谨慎。”这人说:“没关系,我已经准备了100顶‘高帽’,逢人就送,自然无事。”老师听完很生气,就教育了他一通,这人接着又说:“天底下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又有几人呢?”老师听完高兴地说:“是啊,你说的也有道理。”这人告别了老师,出来对人说:“我那100顶‘高帽’,现在就剩下99顶了!”这就是“戴高帽”一词的由来。马大哈“马大哈”是指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全无所谓、草率办事的人。“马大哈”是上世纪50年代的相声《买猴儿》中塑造的一个艺术形象,此人马虎成性,有一次竟把“到(天津)东北角买猴牌肥皂五十箱”的通知错写成“到东北买猴五十只”。结果,“马大哈”的领导也官僚主义,看也不看内容就挥笔批准;“马大哈”的同事和下属又习惯盲从,问也不问纷纷出差执行任务,跑遍大半个中国去买猴子。猴子运回后,群猴出笼大闹百货公司。从此,“马大哈”一词迅速传遍中国。定心丸在古代,“定心丸”是一种军中必备之药。因为古时战争异常残暴,一场激战下来,伤员很多,战士们苦不堪言,心惊肉跳。所以,要治好战伤,首先要让心神安定下来,于是明间的医生就专门配制了用于安定心神的药丸,取名“定心丸”。明朝末年著名军事家、文学家茅元仪所辑的《武备志》中,记载一种定心丸的配方为:“木香、硼砂、焰硝、甘草、沉香、雄黄、辰砂各等份,母丁洋减半。”其治疗效果奇佳。后来,人们把“定心丸”一词用于日常生活中,把能使人思想、情绪安定下来的话或行动喻为“定心丸”。老先生“老先生”这一称呼,一般是对岁数大的有学问的人的一种尊称。这种称呼最早见于《史记·贾谊传》中记载:“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为少。每诏令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到了明朝时,把当翰林官的人称为“老先生”,虽然有的翰林官年龄不大,但仍称之为“老先生”。到了清朝,则把做相国或两司抚台的官员也统称为“老先生”。而现在,“老先生”这一称谓有了多种含义,已不只是尊称,有时还含有戏谑和讥讽的味道。破天荒古代科举制度规定,凡是考进士的人,都由地方选送成绩最好的人入京赴试。唐朝年间,荆州南部地区四五十年竟没有一个考中举人。于是,人们称荆南地区为“天荒”,把那里遣送的考生称做“天荒解”,讥笑那里几十年没考上一个举人。后来,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荆南应试的考生中有个叫刘锐的终于考中了,总算破了“天荒”。镇守荆南一代的魏国公崔弦得知刘锐考中进士,便写信表示祝贺,并赠他70万“破天荒”钱。因此,旧时文人常用“破天荒”来表示突然得志扬名。现在用来指从未有过或第一次出现的新鲜事。露马脚据传,明太祖朱元璋从小家境贫寒,年轻时与一位姓马的姑娘结了婚。由于马姑娘也出身于平民,长着一双从未缠过的大脚,这在当时是一大忌讳。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念在马氏辅佐有功,封她为明朝的第一位皇后。深居后宫的马氏,常常因为脚大而深感不安,在人前从来不敢把脚伸出裙外。有一天,马氏乘坐大轿上街游玩,有胆大者悄悄观望,正巧一阵大风把轿帘掀起一角,马氏搁在踏板上的两只大脚露了出来,她赶紧缩了回去,可是早已经被人看得一清二楚了。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这件新鲜事顿时轰动了整个京城。因为是姓马的露出了脚,所以叫做“露马脚”,一直流传至今。现在对不光彩或不便公开的事的暴露,都称为“露马脚”。一窝蜂人们常把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都叫做“一窝蜂”。最初“一窝蜂”是一个人的绰号。南宋建炎年间爆发了农民起义,有一支起义队伍头领名叫张迁,他的绰号叫“一窝蜂”。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巴蜀记》中就曾记述道:“建炎中,张迁号‘一窝蜂’,拥兵过庙下……”这个绰号,大有揭竿蜂拥的气势。到了明朝,“一窝蜂”来比喻人多声杂的情景。吴承恩在《西游记》第28回中就曾写道:“那些小妖,一窝蜂齐拥上。”在现代汉语中,从感情色彩上说,“一窝蜂”属于贬义词组,而从修辞学角度看,“一窝蜂”又是一种比喻手法,多用来比喻人多势众,一拥而上的情势。不倒翁现在人们常常把“不倒翁”一词作为贬义词,但在古代却是褒义词。据说在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卞和在荆山采得一块玉璞,曾两次将玉璞献给楚王,楚王令匠人鉴定,都说是块顽石。楚王非常生气,就让差人砍去了卞和的两只脚,卞和含冤而去。后来楚文王继位,卞和怀抱玉璞哭于荆山之下。楚文王得知后,觉得事出有因,便令人凿开这块玉璞,果然是块美玉,遂命玉匠制成玉璧,并命名为“和氏璧”。楚文王见卞和虽被砍去双脚,却仍坚持真知灼见,不胜赞道:“卞和真是个扳不倒之翁也。”于是“不倒翁”一词就这样流传于后世了。铁公鸡“铁公鸡——一毛不拔”,是句家喻户晓的歇后语,表示极端吝啬。“铁公鸡”出处难以考证,但明代袁枚《子不语》卷22的《铁公鸡》却让人过目难忘:济南一富翁“性悭吝,绰号‘铁公鸡’,言一毛不拔也”。他要纳一妾,条件是“价欲至廉,貌欲至美”。没过几天,媒人带来一女,一分钱不要,只求衣食无忧。未料半年以后,富翁“启其所藏,已空矣”。原来女子是他家一旧房客,富翁嫌她“多费”而将之赶走,现在她特来报复,偷光了他的钱财,拔光了他所有的“羽毛”。白眼狼“白眼狼”是指不知感恩、忘恩负义、翻脸不认人、得了别人的恩惠或者说受益于别人却反过来还要恩将仇报的人!如:他真是个白眼狼,受了人家恩惠却不知道报恩。狼以生性凶狠著称,一直被作为凶残冷血的象征,不通人性,而在狼群中尤以长着“吊白眼”的狼最凶狠。吊白眼是指外眼角上吊,眼球黑少白多,闪着凶光。后来,就称这种狼为白眼狼。卖关子卖关子是指说书人在说长篇故事时,说到紧要关节处中止,借以吸引听众继续往下听。比喻说话、做事在紧要关头故弄玄虚,使对方着急。关子最初是在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因婺州(今浙江金华)屯兵的需要,出于筹措军费的目地而印造的。商人以现钱在婺州换取关子,然后到设在临安的榷货务兑换铜钱或者盐引、茶引等,有些类似于现在先付款后取货的贸易凭证,还不能算是货币。后来又发行过几次关子,和最初发行的关子性质基本上相同。卖关子的含义大概是从关子交了现钱一时还看不到现货的原意引申出来的。孺子牛“孺子牛”源自《左传·哀公六年》记载的“鲍子曰:‘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这里所说的“孺子”是齐景公的幼子——荼。故事是这样的:春秋时,齐国景公非常疼爱小儿子荼。有一次,他在后宫逗荼玩耍时,竟趴在地上,口衔绳子,让荼当牛骑。荼正玩得高兴,却不小心从“牛”背上跌下来,手中的绳子把齐景公的牙齿拉断了。显然,当年的“孺子牛”是指齐景公对小儿子的过分宠爱。而鲁迅先生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升华和拓展。鲁迅先生以“孺子牛”自喻,表明自己要像老牛那样笃实忠诚,不辞辛劳,俯首听命于人民大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后来人们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梦见周公《后汉书·边韶传》记载:东汉时期,有位老师叫边韶,字孝先,博学多才,文学造诣很深,当时名声很大。他常常在白天闭上眼睛假睡,他的学生便私下讥笑他说:“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这话传到边韶耳里,即反唇相讥道:“我肚子肥大,因为满腹是《四书》《五经》;我昏昏欲睡,是在冥思经书之事。我睡觉时和周公(即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叫姬旦,主张以礼治邦,孔子受其影响很大)梦里相见,沉思时与孔子沟通思想。”后来,“梦见周公”被人们用来比喻白天睡大觉、做白日梦的人。三姑六婆现代汉语中,“三姑六婆”指的是社会上各式各样的市井女性。关于“三姑六婆”的由来,最早可追溯到明代。当时有位叫陶宗仪的学者,他著的《辍耕录》中有这样一句话:“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清代小说家李汝珍在他的小说《镜花缘》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吾闻贵地有三姑六婆,一经招引入门,妇女无知,往往为其所害,或哄骗银钱,或拐带衣物。”这就是“三姑六婆”的原意,指一些搬弄是非、唯利是图、不务正业等恶劣形象。五花八门“五花八门”现在多比喻为事物繁多,变化莫测。而古代,“五花八门”各有所指。五花,一是金菊花,指卖茶花的女人;二是木棉花,指上街为人治病的郎中;三是水仙花,指酒楼上的歌女;四是火棘花,指玩杂耍的人;五是土牛花,指挑夫。八门,一是门巾,指算占卦的人;二是门皮,搭卖草药的人;三是门彩,变戏法的人;四是门挂,江湖卖艺的人;五是门平,指说书评弹的人;六是门团,指街头卖唱的人;七是门调,指搭篷扎纸的人;八是门聊,指高台唱戏的人。羊肠小道一般用“羊肠小道”来形容细窄而盘曲的险道。它出于《淮南子·兵略训》:“硖路津关,大山名塞,龙蛇蟠,却笠居,羊肠道,发笱门,一人守隘而千人不敢过,此谓地势。”这里为什么用“羊肠”,而不用“马肠”、“牛肠”等来比喻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因为羊肠比其他动物的肠子要细长的多,马肠的长度是它身体长的12倍,牛肠的长度是他身体长的20倍,而羊肠的长度却是它身体长度的40倍,尤为曲折。所以,用“羊肠”来比喻山路狭隘崎岖是很贴切的。一毛不拔“一毛不拔”比喻一个人非常吝啬、自私。这一词最早出于《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这是孟子批评杨朱的话,意思是:杨朱主张“为我”,即使只拔下他身上的一根汗毛而有利于天下的事,他都不肯干。杨朱是战国初期的哲学家,他提倡人人都保存自己的天性,不要因外物损害自己的身心,反对儒家和墨家的政治理论思想。有一次,墨子的学生问杨朱:“如果拔你身上的一根汗毛而有利于天下人,你会去做吗?”他回答道:“一根汗毛本来就救助不了天下人。”后来他便被人们讥笑为“一毛不拔”。东床驸马“东床”一词出自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找对象的故事。当时太尉郗鉴要为女儿找女婿,于是就派人去王丞相家去挑选。这个人回来说:“王家的年轻人都很好,但是听到有人去选女婿,都拘谨起来,只有一位在东边床上敞开衣襟吃饭的人,好像没有听到似的。”郗鉴说:“这正是一位好女婿。”于是便把女儿嫁给他,这个人就是王羲之。后来,“东床”一词便成了女婿的代称。“驸马”一词本是官名,汉代就有了“驸马都尉”的官,后来皇帝的女婿常做这个官。因此,“驸马”成了皇帝女婿的专称。所以,“东床驸马”就是皇帝的女婿。一问三不知“一问三不知”是指问什么都不知道的意思。据《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记载,晋国大夫苟瑶率兵攻打郑国,部将苟寅认为对敌情不了解,不能轻进,他说:“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清溪暇笔》中解释说:“俗谓忙遽曰三不知,即始中终三者,皆不能知也。”可见,所谓“三不知”就是对一件事情的开始、经过、结局都不清楚。“一问三不知”是后来人们长期依此演变来的。贵人多忘事“贵人多忘事”意思是高贵者往往善忘,原指高官态度傲慢,不念旧交,后用于讽刺人健忘。这一词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二:“倘也贵人多忘,国士难期,使仆一朝出其不意,与君并肩台阁,侧眼相视,公始悔而谢仆,仆安能有色于君乎?”例如,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中就有这样的句子:“您老是贵人多忘事,哪里还记得我们?”依样画葫芦北宋初年,翰林学士陶谷在宋太祖赵匡胤身边做起草各种文告的工作。时间长了,他自以为有功,便向宋太祖讨个高官做。谁知宋太祖却说:“翰林学士起草文告,无非是参照前人的旧本,其间不过换几个字句,充其量不过照葫芦画瓢而已,谈不上有什么贡献。”陶谷一气之下就作了一首诗,其中有这样两句:“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从此以后,“依样画葫芦”就作为一句熟语,在口头或笔下流传,常用来比喻模仿别人,毫无创见。临时抱佛脚“临时抱佛脚”是一句俗语,意思是平时没准备,临时慌忙应付或仓惶求救的行为。古时候,有一个死囚翻墙越狱逃跑了。第二天,官府发现犯人跑了,派出兵丁四处搜捕。那个罪犯跑了一天一夜,精疲力尽,看着追捕他的人越来越近,知道自己难以逃脱,便一头扎进一座古寺。寺里供奉着高大威严的释迦牟尼像,佛像的脚与罪犯的肩同齐。他一见佛像,心里悔恨自己当时没听佛祖的教诲,以致犯下了死罪。于是,便抱着佛像的脚大哭起来。追捕的差役被他真诚的忏悔感动了,回来转告官府,请求宽恕他的罪过,官府听后便赦免了他的死罪。这就是“临时抱佛脚”的由来。树倒猢狲散宋高宗时有个侍郎叫曹咏,他善于逢迎拍马,深得奸相秦桧的欢心,当了朝中的大官。当官后,有很多人来巴结他,曹咏非常得意。唯一让他感到气恼的是,他的大舅子厉德新却从不向他献殷勤。厉德新头脑清醒,不肯与他同流合污。后来,秦桧死了,那些依附秦桧的家伙一个个倒台了,曹咏也被贬到了新州,厉德新得到消息后,非常高兴,就写了一篇题为《树倒猢狲散》的诗赋寄给曹咏。文中写道:“如今大树一倒,猢狲四散,于国于家,真是可嘉可贺。”曹咏收到信后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文中将秦桧比作一棵大树,把曹咏等人比作树上的猴子,揭露了曹咏这种人依靠秦桧这棵大树作威作福、鱼肉百姓的丑恶行径。后来,人们就用“树倒猢狲散”来比喻有权势的人一旦倒台,依附他的人便纷纷散伙。桃李满天下“桃李满天下”是形容老师教的学生很多,遍布各地。“桃李”是学生的代称。春秋时期,魏国大臣子质办了个学馆,学馆里面有一棵桃树和一棵李树。凡是来上学的学生都跪在这两棵树下拜师。子质指着已结果的两棵树教导学生们说:“你们都要刻苦学习,要像这两棵树一样开花结果。只有学问高,才能为国家做贡献。”后来,这些学生先后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为了感念子质先生的教诲,都在自己住处亲手栽种桃树和李树。子质后来到各国游历时,碰到了在各国当官的学生,并看到了学生栽的这两种树,便自豪地说:“我的学生真是桃李满天下啊!一个个都很有作为!”从此,“桃李”代称学生,学生多就是“桃李满天下”。青睐与白眼“青睐”与“白眼”是两个意思相对的词语。“青睐”是对某个人或某种事物的喜爱或重视,“白眼”则表示轻视或憎恶,是看不起人的一种表情。据说,魏晋交替时期,有位著名诗人叫阮籍,他会使“青白眼”。对志同道合的人,他用青眼相待;对不喜欢的人就用白眼相待。阮籍母亲去世时,稽喜(在朝为官,也就是阮籍眼中厌恶的礼法之士)去吊丧,他以“白眼”相对,稽喜灰溜溜地走了;稽喜的弟弟嵇康带着酒和琴来吊丧了,他便用“青眼”相迎。后来,人们便用“白眼”表示对人的厌恶,用“青眼”表示对别人的欢迎和赞赏。有眼不识泰山“有眼不识泰山”里的“泰山”并是五岳之首的泰山。故事是这样的: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爷,手艺高明,招了很多徒弟,其中一个叫泰山。由于他总是别出心裁,惹怒了鲁班,被撵出了“班门”。有一天,鲁班在集市上看见有人在卖精巧的家具,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家具就是泰山所制。于是,他感慨叹道:“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现在,“有眼不识泰山”一语,被人们用来比喻自己的见识太少,有名望的人在自己眼前也认不出来。百闻不如一见“百闻不如一见”说的是听别人说多少遍,也不如自己亲自看一下。这个典故出自《汉书·赵充国传》:西汉宣帝时期,羌人入侵,攻城夺地,烧杀抢掠。宣帝询问群臣谁愿领兵前去拒敌。76岁的老将赵充国自告奋勇请求前往。宣帝问他要派多少兵马?赵充国说:“百闻不如一见。对方军事上的情况如何,在后方很难准确估计,还是让我上前方了解了解再来制定策略吧!”赵充国到了西羌,先认真了解情况,又采取了分化瓦解的办法,团结了大多数西羌人,终于使西羌安定下来。后来“百闻不如一见”成了一句谚语,一直沿用至今。恭敬不如从命“恭敬不如从命”是一句客套话,多用在对方对自己客气,虽不敢当,但不好违命。清朝官员杜文澜《古谣谚》中记载:有一位媳妇,很懂礼,也很能干,却总得不到婆婆的称赞。有一年冬天,婆婆对儿媳妇说:“我真想马上喝到新鲜的竹笋汤。”儿媳妇感到有点意外,却爽快地说:“好吧,我尽快给您煮去。”另一位儿媳把她拉到一边问:“现在是腊月,你到哪里去找新鲜竹笋呢?”她只好说:“我答应她老人家是为了不让她生气,我也正犯愁呢!”她们的话被婆婆听到了,婆婆很感动,当时就表示不想吃新鲜笋了,以后也不再给儿媳出难题了。这件事传出去以后,当地就流行了一句谚话:“恭敬不如从命,受训莫如从顺。”太岁头上动土“太岁头上动土”比喻得罪强有力或有权势的人,自取祸殃。据史料记载,太岁是古人假定的一个天体,它和岁星(木星)运动速度相同,而方向相反。太岁到了哪个区域,相应地就在哪个方位地下有一块肉状的东西,它就是太岁的化身,在这个方位动土就会惊动太岁,必有灾祸。这就是“太岁头上动土”的由来。无事不登三宝殿所谓“三宝”就是佛宝、法宝、僧宝。佛宝,是指已经成就圆满佛道的一切诸佛;法宝,即诸佛的教法;僧宝,即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的出家沙门。“三宝殿”即是佛教寺院中佛、法、僧的三个主要活动场所,分别是大雄宝殿、藏经楼和禅房。人们对于三宝的尊敬与敬仰,使三宝殿成为十分神圣的地方,除了祈祷、礼拜等有关的信仰活动,一般人不能随便进入嬉戏,所以产生“无事不登三宝殿”这句成语,用来比喻没有事情不会上门。后来,人们常用“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才到你家来”的俗话,比喻到“三宝殿”的都是有事者。解铃还须系铃人据明代瞿汝稷所编佛家禅宗语录《指月录》记载:南唐时,金陵(今江苏南京)清凉寺有一位泰钦法灯禅师,主持法眼禅师对他颇为器重。有一次,法眼禅师在讲经说法时询问:“谁能够把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铃解下来?”大家都回答不出来,这时法灯禅师刚巧走过来,不假思索地答道:“只有那个把金铃系到老虎脖子上面去的人,才能够把金铃解下来。”法眼禅师听后很高兴,当众赞扬了他。后来,人们就用“解铃还需系铃人”这一俗语,来比喻一件事情出了问题,必须由做此事的人自己去解决。多行不义必自毙据《左传·隐公元年》记载:春秋时期,郑武公死后,由他的大儿子郑庄公继位。但是郑庄公的弟弟共叔段不断扩充实力,积极进行夺取王位的准备工作。郑庄公的大臣祭仲劝郑庄公及早除掉共叔段,郑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意思是指一个人的坏事做多了,必定会自取灭亡,你就等着吧。果真,最后共叔段走投无路,被迫自杀。宰相肚里能撑船说某个人度量很大时,经常会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宰相肚里能撑船”。相传,宋代宰相王安石娶了位名门才女姣娘为妾。婚后,王安石忙于国事,常不回家。姣娘便与家中的一个仆人偷情,事情很快传到王安石的耳朵里。一天深夜,他假称外出办事,偷偷藏在家中,听到两人正在调情。他很生气,但并没有惊动屋里的人,而是拿起一根竹竿朝树上的老鸹窝捅了几下,老鸹惊叫着飞走了,偷情的仆人闻声忙从后窗逃走。中秋节时,王安石想借饮酒赏月之机婉言相劝,便趁着酒兴说:“日出东来还转东,乌鸦不叫竹竿捅。鲜花搂着棉蚕睡,撇下干姜门外听。”姣娘一听,马上跪在丈夫面前,说:“日出东来转正南,你说这话整一年。大人莫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后来,王安石拿出白银千两,让仆人与姣娘成了亲。事情传开后,人们对王安石的宽宏大量赞不绝口,“宰相肚里能撑船”便成了对王安石的千古美谈。船到桥头自然直人们在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经常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意思是事先不用着急,到时候问题总可以解决,这是无可奈何时强作宽慰的一种说法。当代作家程树榛在《钢铁巨人》中写道:“俗语说,船到桥头自会直,那就到哪会说哪会话吧!”“船到桥头自然直”这种说法或多或少地阐明了一个道理,就是万事都会有转机的。有缘千里来相会据说在很久以前,苏州洞庭东山住着一个姓席的富户,家里有个漂亮女儿叫盼盼。有一天,盼盼去紫金庵烧香,回来的路上发现头上的宝簪不见了,于是她父母贴出告示:凡拾得此簪者,赏白银500两。后来,有位广东客商驮着一只猿到紫金庵拜佛。猿爬到树上玩耍?,回来交给主人一支簪。客商带着宝簪来到席家,把它交给了席家主人。主人见客商长得风流倜傥,便把女儿嫁给了他。新婚之夜,客商步入洞房,一五一十地告诉新娘是如何找到簪的,还说他们的婚姻是猿撮合的。新娘听后让他把猿牵来,以谢大媒。客商说:“刚才猿偷吃厨房的东西时,我一气之下把它杀了。”新娘听后怒气满面,责骂他是个忘恩负义之人,斩钉截铁地说:“我们是有‘猿’千里来相会,无‘猿’对面不相逢。”遂将客商赶出洞房。由于“猿”和“缘”同音,后来演化成“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自宋代诗人欧阳修的《醉瓮亭记》:“醉瓮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醉翁之意不在酒”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近水楼台先得月“近水楼台先得月”出自宋代俞文豹《清夜录》。北宋时期,范仲淹在杭州任知府时,部下都因为得到他的赏识而获得晋升。当时有一位名叫苏麟的人,正在杭州的外乡做巡察,却没有机会得到范仲淹的推荐而闷闷不乐。有一天,苏麟写了一首诗献给范仲淹,其中两句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意思是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杂物树枝的遮挡,总是先照到阳光,或是从水面见到月亮的倒影;而面向阳光的花木,也因为先受到春光的滋润而欣欣向荣。表面是写自然现象,实际寓意是:在您身边的人都得到了提拔,而我因离得远没得到重用。范仲淹明白了他的意思,便为他写了一封推举信,后来苏麟也得到了提拔。后人就以这句话,来比喻因为人或事接近环境与职务上的便利,而先得到别人所得不到的东西或利益。丁是丁,卯是卯此谚语出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第43回:“我看你利害,明儿有了事,我也‘丁是丁,卯是卯’的,你也别抱怨。”意思是:某个钉子一定要安在相应的铆处,不能有差错。形容某人对事认真,毫不含糊。无颜见江东父老据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王笑曰:‘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公元前203年,项羽的楚军在一次突围中,被韩信带领的汉军逼到乌江边。乌江的亭长正划着一只小船在江边等候,他想把项羽载到江东边,但项羽说:“当初我与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西进,现在我怎么能一个人回去呢?就算是江东父老同情我,立我为王,我还有什么面目去见他们?”说完,项羽又和剩下的士兵与汉军拼杀。最后,项羽在乌江边拔剑自杀了。现今,这句“无颜见江东父老”指因自己的失败而感到羞愧,再也没脸见家乡的百姓。不敢越雷池一步此谚语出自于《晋书·庾亮传》:“亮并不听,而报温峤书曰:‘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东晋成帝时,庾亮任中书令首位京都建康(今南京),同时温峤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做官,加强对西境的防务。不久,历阳(今安徽和县)太守苏峻造反,发兵攻向京都。温峤得知后,立即号召将士,打算从水路进攻,护卫都城。但庾亮对苏峻估计不足,写信给温峤,说:“我担心西境的敌人更甚于苏峻叛兵,你务必留在原地,不要越过雷池(今安徽望江县雷池乡)到京都来。”这一“不越雷池一步”决策,使庾亮大败,京都失陷,之后在温峤的帮助下,终于杀掉苏峻,平定叛乱,弥补了因“无过雷池一步”战略错误而造成的损失。现在,这句谚语是指不敢超越一定的界限,多指保守和拘泥的举动。吃水不忘挖井人解放前,临时中央政府迁到沙洲坝(属江西省),毛泽东主席发现村民饮水困难,就召集了战士们勘探水源,开挖井水。同时,其他沙洲坝的村民也纷纷开始挖井,村民们的吃水问题终于解决了。后来,人们在井旁立了一块碑,上面书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以示沙洲坝人民对毛主席的怀念和感激之情。现今,这句谚语提醒人们在享受某种福利时,不要忘记给予我们这种福利的人们,教导人们学会感恩。天要落雨娘要
古代称谓谥号谥号在我国古代一般指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如“武”帝,“哀”公等。庙号庙号指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多认为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尊号尊号是对中国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尊号一般很长,因为大臣们在皇帝在位时便开始把好词语都往皇帝身上加,比如唐玄宗的尊号是“开元天地天宝圣文神武孝德应道皇帝”,宋太祖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对人的十种称谓古代对人的十种称谓大致可分为:直称姓名、称字、称号、称谥号、称斋名、称籍贯、称郡望、称官名、称爵名、称官地。兼称也就是名称之外的另一种名称。谦称就是以谦逊的态度称呼自己。敬称就是用尊敬客气的态度进行称呼,又叫“尊称”。贱称是一种表示对对方的侮辱、轻视的称呼。百姓称谓古代对百姓的称呼由于社会阶段、文化典制等各方面的原因,多种多样,部分带有一定的等级观念。大致有百姓、黎民、布衣、平民、生民、小民、人民、民众、萌隶、庶民、庶人、生灵、苍生、平头百姓、小人、丁口、白士等等。朋友称谓在古今典籍中,对朋友的称呼有多种。布衣之交:指贫贱之交;金兰之契:指情意相投的朋友,后也指结拜兄弟;金石之交:喻指诚心诚意,坚贞不渝的友情;莫逆之交:指彼此心意相通,情投意合,至好无嫌的朋友;八拜之交:旧称异姓结拜的兄弟姐妹;忘形之契:指不拘身分、形迹的知心朋友;总角之好:指小时候很要好的朋友;杵臼交:指交友不嫌贫贱。年龄称谓古人的年龄一般不会说出来,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代替。指儿童的有总角、始龀束发等,及笄:指女子15岁,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弱冠:指男子20岁,而立:指30岁,不惑:指40岁,知命、艾:指50岁,花甲(耳顺):指60岁,古稀、中寿:指70岁,耋:指70—80岁,耄:指80—90岁,上寿:90岁,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黄发:指长寿老人,鲐背:指长寿老人,期颐:指百岁。亲友间的礼貌称呼亲友之间的称呼有多种:父母同称为高堂、椿萱、双亲、膝下;对父母单称为家父、家母、家严、慈母等;父亲去世后称:先父、先严;母亲去世后称:先母、先慈;兄弟姐妹称:家兄、家弟、舍姊、舍妹;兄弟代称:昆仲、手足;夫妻称:伉丽、配偶、伴侣;同辈去世后称:亡兄、亡姊、亡妻等;对别人父母称:令尊、令堂;别人兄妹称:令兄、令妹;对别人的儿女称:令郎、令嫒;对妻子的父亲称:丈人、岳父、泰山;对别人家庭称:府上、尊府;自己家庭称:寒舍、舍下、草堂;男人统称:须眉;女人统称:巾帼;夫妻一方去世称:丧偶;老师称:恩师、夫子;学生称:门生、受业;学校称:寒窗、鸡窗;同学称:同窗、学友。对他人的尊称父:古代对男子的尊称,“父”原指父系氏族司火的长者,至周朝“父”才成为父亲的别称;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子:古代男女都可用的尊称;长者:有德行受尊敬的人;先生:多称师长、老人和有德行的人;阁下:旧时对一般人的尊称;麾下:对将帅的尊称;尊公:旧时称对方父亲的敬辞;令嗣:旧时对对方儿子的尊称;令正:旧时称对方嫡妻的敬辞;令弟:旧时称对方之弟的敬辞;令坦:旧时称对方女婿的尊称;贤兄:旧时对有德才同辈友人的敬辞;仁弟:旧时对同辈青年者的敬称。对自己的谦称古人对自己的称呼有:老朽、老身、愚兄、鄙人。还有臣:古人对自己的谦称;仆:古时男子的谦称;小可:宋元期间对自己的谦称;小生、晚生:晚辈见到长辈的谦称;不才:没有才能,古时男子对自己的谦称;不肖:父母死后男子对自己的谦称;在下:古时长辈坐上席,自己坐下席,所以称在下;妾:古时正妻之外的小妻的自称;奴家:古时妇女的自称;未亡人:古时寡妇的自称。等级称谓君:周代时称诸侯为君,后秦统一后,称皇帝为君;臣:上古指男性奴隶,后来指“君”以外的任何人都称为臣;士:商、西周、春秋是统治者的最底层成员;民:指上古奴隶;君子:古时贵族男子的通称;百姓:古时指贵族;黎民、布衣:也称平民;庶人:又称“庶民”西周后对农业者的统称。宗族称谓祖上:最早的祖先称为始祖;太祖:王朝的建立者为太祖;祖宗:是对始祖及先世中有功德者的尊称;子嗣:同一始祖的嫡系长房继承系统为大宗,余子为小宗;宗子:太宗的嫡长子叫宗子;世子:世子也就是太子;支子:古代把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称为支子;嫡子:古代把正妻所生的儿子称作嫡子;别子:古代把诸侯嫡长子以外的儿子都叫别子;庶子:古代把妾所生的儿子称作庶子;嗣子:以他人之子作为儿子,既为嗣子;公子:诸侯王(公)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称为公子;考妣:多指已死的父母;继父:生父死后,母亲再嫁之夫称为继父;八母:八种身份不同的母亲,即指嫡母、继母、养母、慈母、嫁母、出母、庶母和乳母。对女子的称谓自古至今,在古籍诗文中有很多对女性的尊称、敬称,美称和雅称。女郎,对年轻女子的代称;巾帼,人们常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之为“巾帼英雄”;女史,指古代有学问并当过掌管宫廷王后礼仪、典籍、文件工作官员的女子;裙衩,是古代妇女的衣着装饰,泛称女性;淑女,指温和善良美好的女子,文学作品中常见此称谓;扫眉才女,指有文才的女子;不栉进士,指才华横溢的女子;罗敷,指美丽而坚贞的妇女。在女子称谓中,“母亲”是最伟大而高尚的。帝王之母称太后,官员之母称太君,一般人之母称母亲。对读书人的称谓书痴:即书的呆子;书簏:讽喻读书虽多但不解书义、获益甚少的人;书库:喻博学饱识之士;书淫:比誉称好学不倦、嗜书入迷的人;书癫:比喻读书入迷、忘形似癫的人;?书橱:一是比喻学问渊博之人;书生:指儒生;书迷:心迷恋于书的人;学究:古代泛称儒生,后常讽刺腐儒为学究;白衣秀士:指没有功名的读书人;?掉书袋:有贬义,讽喻爱好广征博引炫耀自己学问渊博的读书人。对月亮的别称玉兔:传说中月亮上有玉兔和蟾蜍,所以又称“银兔”、“蟾兔”、“金蝉”、“蟾宫”等;广寒:传说中月亮上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所以又称“清虚”;嫦娥: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桂宫:传说中月亮上有桂树,故称;玉弓:因弦月像弓,故称;银钩:因初月像钩,又称“玉钩”;金轮:满月像圆轮、圆镜,所以又称“玉轮”、“冰轮”、“玉镜”、“金镜”等;婵娟:人们经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婵娟”。对死的称谓对天子的死称谓:“崩”、“升霞”、“星驾”;诸侯的死称谓“赛”;大史的死称谓“卒”;士人之死称谓“不得”;领袖人物、革命志士遭受人为的灾祸而死者称谓“藏难”;成年男子特别老年男子的正常死亡称“寿终正寝”;成年女子特别是老年妇女的立含死亡称谓“寿终内寝”;自言父亲之死称谓“失信”;自言母亲致死称谓“失持”;对为国家、为民族利益、为正义而死的称谓“殉国”、“殉道”、“殉节”、“殉难”、“就义”;意外而死的称谓“遇难”、“遇害”;一般成年人之死称谓“逝世”、“去世”、“谢世”、“长逝”;旧时老人之死称谓“百年”、“登仙”、“羽化”、“作古”;亲朋好友之死称谓“永别”;元帅、大将之死称谓“殒”;未成年人之死称谓“溺”;幼年人之死称谓“夭”;饿死者称谓“随”;佛或僧侣的逝世称谓“圆寂”、“涅槃”;对做过坏事的坏人之死称“见阎王”、“上西天”。职业称谓商人的由来早在原始社会后期,人类社会出现了以物易物的交换活动。到了夏代,逐渐分化出专门从事物品交换的人。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契,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为商,自此该部落便被称为商族。商汤时期,商族的手工业尤其是纺织业已相当发达,最后消灭夏朝,建立了商朝。商朝建立后,手工业更加发达。后来商朝被周朝所灭,商族人由统治者变成了周朝的奴隶,为过上好生活,商族人纷纷重操旧业——做生意。在不断的发展中,人们便有了这样的看法:商族人就是做买卖的人。后来,人们简称商族人为“商人”,这一称呼一直沿用至今。作家的由来“作家”一词最早指的是管理家务的意思。此语见于《三国志·杨戏传》:“请为明公以作家警之。”这说明自三国晋代,“作家”系指“治家”而言。“作家”一词演变成今天的意思始于唐代。据北宋《太平广记》载:“唐宰相王好与人作碑志,有送润豪(酬金)者,误叩丞王维门,维曰:‘大作家在那边。’”这就是唐宋时期对在文学艺术上成绩卓著者称“作家”的来由。盛唐时选列出来的“作家”以陕西(秦)、山西(晋)人居多。到了今天我们把从事文学创作的人称为“作家”。大夫的由来在宋朝负责管理医疗的官员很多,医学制度和医学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当时医官分七级,官职22种,比如成安大夫、保安大夫、翰林良医、和安郎、保安郎、翰林医正、翰林医诊、翰林医令等等,看见“大夫”就是当时的医官头衔,所以一直沿用至今,也就称医生为“大夫”了。导游的由来导游由“向导”一词演化而来,指导旅游的意思。春秋时期,大政治家管仲从齐桓公北伐孤竹,冬天归途时,迷失道路,于是让老马带路,竟然走回来了。实际上,这老马就是起了向导的作用。因此,后来留下一句“老马识途”的成语,流传至今。三国时,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地。他知道“向导”的重要性,利用熟悉当地地形的人做导官,从而获得七擒七纵孟获的胜利。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旅游业还沿用“向导”一词,带有官气的则叫“领队”,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旅游事业突飞猛进,方才确定了“导游”这一专门称谓。会计的由来“会计”一词来源久远,据记载,我国自周代就设有会计职官,掌管税赋收入、钱银支出等财务工作,进行月计、岁会,即每月零星盘算为“计”,一年总盘算为“会”,两者合在一起即成“会计”。汉代把周朝的会计官职又作发展,设立了管理这些会计事务的官职,有可能就是最早的“会计师事务所”。秘书的由来在我国古代,秘书是掌管典籍或起草文书的官,自从汉代以来我国封建政权便设有秘书监、秘书郎,相当于国家的图书馆长,年俸六百石。三国魏有秘书令、秘书丞。但秘书并非官名,要在秘书下缀上“令、监、丞、郎”等才是完整的官名。清代各衙署设文案,一般称“师爷”不称“秘书”。民国时,大多数的行政机关都开始设秘书。人物称谓小姐的由来“小姐”最初是指宫女、艺人、妓女,宋、元时期姬妾也常被称为“小姐”。今天小姐用于称呼未婚女性,成为人们的日常称谓词。千金小姐的由来?公元前522年,伍子胥父兄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投奔吴国。途中饥饿,见一位浣纱姑娘竹筐里有饭,于是上前求乞。姑娘顿生恻隐之心,慨然相赠。伍子胥饱餐之后,要求姑娘为他保密。但姑娘猛然想起,男女接触为礼教和舆论所不容。她随即抱起一石,投水而死。伍子胥见状,伤感不已。他咬破手指,在石上血书:“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后来,伍子胥在吴国当了国相,吴王攻入楚国。公元前506年,伍子胥“掘楚平王墓,其尸鞭之三百”。伍子胥报了大仇之后,又想到要报恩,却不知姑娘家地址,于是就把千金投入她当时跳水的地方。这就是“千金小姐”的由来。用“千金”来比喻女子,最早出现于元代曲作家张国宾所写的杂剧《薛仁贵荣归故里》:“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请自稳便。”明、清以后的话本小说中称女孩子为“千金”的就更多了。华侨的由来华侨指长期侨居国外并且保留中国国籍的中国人。早在秦代就已经有中国人侨居在外,唐宋以前侨居外国的华人并无固定称呼。唐宋以后,被居住国称为“唐人”。1878年,清朝驻美国使臣陈兰斌第一次在奏章中称居住在外国的中国人为“侨民”,1883年,清末维新派代表人物、近现代改良主义者郑观应在给李鸿章的奏章中,正式使用了“华侨”一词。1904年,清政府外务部又在一份奏请在海外设置领事馆的折子里提到:“在海外设领,经营支出无多,而华侨受益甚大。”自此以后,居住在外国的中国人便统称为“华侨”。唐人的由来唐代,是中国古代最繁荣强盛的一个朝代。从唐太宗贞观开始至唐玄宗开元之治,国威强盛,远近各国都派人前来“访问”。从此,海外人对中国的一切便均以“唐”字加称,如称中国人为“唐人”,称中国的字为“唐字”,这种情形延续至今。由于唐朝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影响,外国人对中国人称为“唐人”的习惯一直未变,从宋元直至明清都是如此。直到目前,老一辈的华侨仍喜欢自称“唐人”。丫头的由来古代女孩子到了束发的年纪,头上都要梳着两个“髻”,左右分开,对称而立,像个“丫”字,所以称为“丫头”。古代婢女经常梳丫髻,所以“丫头”又成为婢女的称呼,宋代王洋在《大阳道中题丫头岩》诗中写道:“不谓此州无美艳,只嫌名字太粗疏。”并自注说:“吴楚之人谓婢女为丫头。”可能由于“丫头”称呼只流行于吴地,为使北方人明白,所以王洋写诗为注。从此以后,“丫头”称呼广泛流行,直至现在有的地区仍在沿用此说。海外赤子的由来“赤子”本指浑身赤红的婴儿。由于初生的婴儿没有邪念,所以后来“赤子”这个词便引申为指代忠于国君的子民百姓。“海外赤子”一词由“海内赤子”演化而来。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在殿前观看射箭比赛,为防不测,大臣们便建议皇上离赛场远些,以免被弓箭所伤。不料,一向亲民爱民的唐太宗不仅没有听从建议,反而讲了这样一番话:“既然我把四海之内的子民百姓都看成是自己可以推心置其腹中的赤诚之子,怎么可以对身边负责值宿的卫士加以猜疑呢?“海内赤子”便由此而来。后来“海外赤子”被海外侨胞用以表达他们热爱祖国、向往祖国的赤诚之心。她的由来“她”字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出现。“她”是现代汉语里常用的一个人称代词,专指第三者的女性。“五四运动”前后,文学作品用“伊”字来指女性。1918年,我国新文化运动初期重要作家、著名诗人和语言学家刘半农在北大任教时,第一个提出用“她”指代第三人称女性。“她”字出现,虽遭到封建保守势力的攻击和反对,但却很快得到人民的承认、称赞,并被广为使用。刘半农创造了“她”字,结束了以往书面语言中第三人称的混乱现象,从而丰富了祖国的语言文字。您的由来在唐朝以前,汉语中只有“你”,而没有“您”字。从唐朝开始有了“你们”的说法,表示第二人称复数。“你们”二字连续,读快了就念成了“您”的声音了。到了宋元时期,很多作品中都把“你们”简写成“您”,这时的“您”只是“你们”的合音。宋元以后,“您”逐渐由表示多数向单数过渡,专用于第二人称单数,并有了表示尊敬的意思,由于“您”源于“你们”,所以现代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您”后面不能加助词“们”表示复数。巾帼的由来“巾帼”是古时候的贵族妇女,在举行祭祀大典时戴一种头饰,叫巾帼,上面还装缀着一些金珠玉翠制成的珍贵首饰。后来“巾帼”表示对妇女的一种尊称,往往指为国为民不畏艰险、英勇奋斗的女豪杰。黎民百姓的由来据《山海经》记载,4000多年以前,黄河流域有几个势力较大的部落,有黄帝族、炎帝族、夷族和九黎族等。后来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联盟打败了进犯的九黎族,来自九黎族的俘虏成了黄、炎部落的奴隶,被称为“黎民”。到了西周奴隶制时期,百姓成为贵族的通称,这时的黎民(也称庶民)包括自由民、农奴、奴隶。经过几千年的演变“黎民”泛指普通群众了。炎黄子孙的由来4000多年前,黄帝和炎帝联合打败蚩尤的九黎族,两个部落逐渐壮大,其他部落陆续跟随炎黄两帝,经过几千年的相互融合,黄帝就成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共同祖先,后来各族都认为自己是黄帝的子孙,“炎黄子孙”便而来。万岁的由来早在战国时期,“万岁”一词就经常出现在人们口中,“万岁”本意是指因喜悦、赞美、感激、祝愿而发出的欢呼。《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蔺相如奉和氏璧入秦,“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可见此时的“万岁”,只是一欢呼。到了汉武帝,“万岁”一词便成了皇帝的专用称呼。老佛爷的由来历史上的帝王除了有“庙号”、“谥号”、“尊称”以外,有些帝王还有“特称”。如宋代皇帝的“特称”叫“官家”,明代皇帝的“特称”叫“老爷”,而“老佛爷”就是清朝皇帝的“特称”。原来女真族的首领最早特称为“满柱”。“满柱”是佛号“曼珠”的转音,是“佛爷”、“吉祥”之意,因此,女真首领历代相传,特称谓“满柱”。后来,有的显赫家族,世居高位的首领,起名就叫“满柱”。所以,清代建国后,将满语“满柱”汉译为“佛爷”,成为清朝历代皇帝的“特称”。公主的由来“公主”一词出现于春秋战国时代。周朝的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自己是不主持婚礼的,而叫同姓的诸侯来主婚。当时各诸侯国的诸侯一般称“公”,“主”就是“主婚”之意,所以天子的女儿就被称为“公主”了,当时诸侯的女儿也被成为“公主”,也称“君主”,后来到了汉朝,只有皇帝的女儿才能称为“公主”,诸侯王的女儿则称为“翁主”。“公主”便由此而来。驸马的由来“驸”最早的意思指的就是马,三匹马拉一辆车,左右两边的马称为“驸”。“驸马”是掌管皇帝之“马”的人,是个官职。在历史上,汉武帝时开始有“驸马都尉”这种官职,掌管皇帝的“车”和“马”。后来到三国时,魏国的何晏因与公主结婚,被授予驸马都尉之职。其后,杜预与司马懿(晋宣帝)的女儿堂山公主结婚,也拜为驸马都尉,魏晋之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驸马都尉称号,简称“驸马”。由此驸马已不是官职,而是皇帝女婿的称号。丈人的由来在我国家庭关系中称妻子的父亲为“丈人”,然而在魏晋以前,妻子的父亲被叫作“舅”或“妇翁”,“丈人”则是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据唐朝柳宗元《祭扬凭詹事文》记载,“年月,子婿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昭祭于丈人之灵。”宋朝《猗觉寮杂记》和《鸡肋编》都可以证明,“丈人”一词开始于唐朝。泰山的由来“泰山”一词当做妻父的代称与“封禅”泰山有关。据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四年(726年)到泰山封禅。丞相张说担任封禅使,顺便把他的女婿郑镒也带去了。按旧例,有幸随皇帝参加封禅者,丞相以下的官吏都可以升一级。郑镒本是九品官,张说利用职权,将他连升四级。唐玄宗在宴会上看到郑镒穿着五品官服,觉得奇怪,便去问他。郑镒无以回答。这时,擅长讽刺的宫廷艺人黄幡绰替他回答说:“此泰山之力也!”妙语双关,唐玄宗心照不宣,事情就这样混过去了。后人因此称妻父为“泰山”。红娘的由来红娘最早出现于元稹的《莺莺传》,在崔莺莺、张生故事中以一个婢女的身份出现,所以并不重要,而《董西厢》将其塑造成了一个不朽的形象,红娘真正进入中国人的心中,却是王实甫的《西厢记》。红娘在崔、张的婚姻中,虽不是最初的“介绍人”,但她是成全这桩美满婚姻的关键人物,而红娘聪明伶俐、妙语连珠、活泼爽朗的美好形象又深入人心。所以在社会上从事婚姻介绍工作的人,或者偶或为青年男女牵线搭桥者,都愿以“红娘”自称,因此“红娘”一词便广为流传,成为汉民族文化中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借代词”。媒人的由来“媒人”一词最早出现于《诗经·氓》:“匪我衍期;子无良媒。”意思是:“不是我托期不嫁,是你没有聘好媒人来。”另有一传说故事,相传古时候有两个村庄,一个叫东山庄,一个叫西山庄。东山庄上有一个小伙子,叫赵景;西山庄上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叫阿彩。两人经一位好心的老汉搭桥,成了亲。婚后,小两口情投意合。小两口为了纪念这位老汉,准备为他塑一尊像,放在家里。于是阿彩就用米粉塑了一尊塑像,把它放在家里。但是由于天热潮湿,那米粉人竟浑身发了霉。夫妻俩叹惜地这尊塑像为“霉人”。后来,大家很快知道了这件事。从此以后,人们就把为青年男女牵线搭桥的人称为“霉人”。后来,人们觉得“霉”字不好写,就把“霉人”改成了“媒人”。亲家的由来“亲家”一词最早始于唐代。《新唐书·萧嵩传》记载:“子衡,尚新昌公主,嵩妻入谒,帝(玄宗)呼为亲家。”当时该称呼只流行于皇亲国戚的联姻上。五代时,又出现了亲家翁的敬称。《五代史·刘目旬传》说,刘目旬与冯道是姻家(联姻的家族或其成员),二人并任宰职,冯道罢官后李愚代替了他。李愚向来厌恶冯道的为人,他接任后,每当查出冯道的过失差错时,李愚就在刘目旬面前讥笑冯道说:“这是亲家翁干的好事。”后来,亲家称呼流传民间,一般老百姓也开始使用这一称呼,并一直沿用到今天。现在指因子女联姻而使夫妻两家结为“亲家”。先生的由来“先生“这个称呼由来已久。历史上不同时期,对“先生”称呼的对象也是不同的。《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注解说:“先生,父兄也。”意思是有酒肴,就孝敬了父兄。《孟子》:“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这里的“先生”是指长辈而有学问的人。到了战国时代,《国策》:“先生坐,何至于此。”“先生”是称呼有德行的长辈。而《曲礼》:“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在这里“先生”一词是第一个用来称呼老师的。到了汉代,“先生”前加上一个“老”字。清初,称相国为老先生,乾隆以后,官场中基本不用这个称呼了。现在,妻子多自称自家丈夫为“先生”,对别的妇女的丈夫也叫“先生”。另外,先生也是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太太的由来“太太”原指周朝开国时的三位妇女。周文王的祖母太姜,母亲太任,夫人太姒,这三位皆是圣人之母。太姜,是周太王的妻子,她美丽、端庄而又贤惠,充满智慧,性格柔顺,每当太王有事时,总与太姜商量,乃至迁都的大事都要问一下太姜。太姜生了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季历,她教化儿子非常尽责,每个儿子都很有德行。后来,泰伯与仲雍知道父亲想让位给三弟季历,便离开都城,把周的继承权让给了季历,也就是周文王的父亲。太任在怀周文王时,史书记载,她能做到“目不视恶色”,眼不看一切不好的东西;“耳不听淫声”,不善的音声绝不听;“口不出傲言”,足以证明她心平气和孕育胎儿。胎儿就是周文王,他是圣人;圣人是母亲教出来的。只要从小扎下伦理道德的根,一生都不可能变坏。现在“太太”的称谓同小姐、先生一样,成为对已婚女子的敬称。妻子的别称自古以来,对妻子的称谓有很多。古代皇帝的妻子被称为“皇后”。古代诸侯,旧时为了表示自谦,称自己的妻子为“拙荆”。为表示是原配,称自己的妻子为“发妻”。为表示曾经与自己同甘苦共患难,称自己的妻子为“糟糠”。从前丈夫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为“内子”。丈夫因家庭事务均为妻子操持,所以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为“贤内助”或“贤妻”。旧时丈夫称在家掌权的妻子为“内掌柜”或者是“内当家”。今天,妻子的别称有媳妇儿、老婆、夫人、太太、爱人、家里的等。丈夫的由来相传在我国有些部落,有抢婚的习俗。女子选择夫婿,主要看这个男子是否高大,一般以身高一丈为标准。当时的一丈约等于七尺(古时一尺约合现在的六寸多),有了这个身高一丈的夫婿,才可以抵御强人的抢婚。根据这种情况,女子都称她所嫁的男人为“丈夫”。鼻祖的由来要解释“鼻祖”一词,首先要解释“鼻”字。“鼻”的本字是“自”,“自”在古文中一般作第一人称代词,即自己。后来为了区分“自”的两个意思,就又另造了一个新字“鼻”。从此,“自”和“鼻”就有了各自不同的分工。自的本义是“鼻子”。人们通常说到自己的时候指着鼻子。《说文》里有“今俗以始生子为鼻子”的说法,就是把生的第一个儿子称“鼻子”。这里的“鼻”字的意思即第一、最初或开始的意思,这个意义正是从“自”而来。所以最早的祖先、某领域的创始人就称“鼻祖”了。泰斗的由来“泰斗”是“泰山、北斗”的简称。古人尊泰山为山之首、北斗为星之尊。人们常用泰山北斗比喻在德行和事业的成就方面为众人所敬仰的人。据《新唐书·韩愈传》记载:唐朝的文学家韩愈善于写古文,死后他的文章广为流传,当时的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开始时,人们把韩愈比作“泰山、北斗”,是表示对他的推崇和景仰。后来,就用“泰山、北斗”来比喻在某一方面成就突出,在社会上有名望、有影响的人。如把鲁迅等称为文学泰斗,把爱祖冲之、李四光等称为科学泰斗等。万万岁的由来相传武则天称帝后,很喜欢别人吹捧她,但他又不好直言,一天她在金銮殿召集翰林院学士出题对答,她脱口出了上题;“玉女河边敲叽梆,叽梆叽梆叽叽梆。”众学士搜肠刮肚。有位惯于献媚奉承的学士看出武则天的心思,忙吟道;“金銮殿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武则天听后,高兴的大加赞扬,从此“万万岁”一词就流传开来,封建王朝的皇帝一直沿用。太上皇的由来“太上皇”最早出现于秦朝,秦王嬴政自封皇帝后,追封自己的父亲秦襄王为太上皇,以示尊敬,这是最早的应用。汉高祖刘邦登基皇位后,去拜见自己的父亲太公。太公挟着扫帚站在门口,倒退着将刘邦迎入家门。刘邦见此,非常惶恐。随后尊奉自己的父亲为太上皇,而不称太上皇帝,是因为这只是以活着的父辈的尊崇,而且父辈并不参与治理国政。从此以后,这就成了一种制度,历代诸帝都沿用这种作法。也有些皇帝在活着的时候,就将皇位传给了后人,后人做了皇帝后,退了位的先皇也被尊为太上皇。老人家的由来“老人家”一词在我国现代汉语中是对老人或长辈的尊称。据《宗教词典》记载:“老人家”一词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伊斯兰教徒对教主的一种尊称,是阿拉伯文“穆尔西德”一词的意译。“穆尔西德”一词源于“道路”(指修炼过程),意为“引路的人”,指伊斯兰教某些教团的宗教导师,负责接受和指导新参加教团的信徒的人。在元朝时期,伊斯兰教随着部分中亚细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迁移传入中国,并发生语言的融合。从此,“穆尔西德”便被译为“老人家”,自元代开始出现在汉语和文学作品中。寿星老的由来“老寿星”是我国人民对长寿老人的尊称。寿星本是我国古代一个星座的名称,又名南极老人星,位于南天之际。古人把“寿星”当做长寿的象征,并塑造了一些关于南极仙翁的神话故事:一位天庭饱满、银髯飘胸,一手捧仙桃,一手拄拐杖,笑容可掬,精神矍铄,常骑着仙鹤游历的老人。经过历代相传,南极仙翁的形象就成了长寿老人的代表,被称为“寿星老”。老头子的由来“老头子”这一称谓据说与清朝乾隆皇帝有关。相传,清乾隆年间,总编修纪晓岚在翰林院编撰《四库全书》时,乾隆皇帝常去检查工作。一次乾隆皇帝又去巡查,恰好听到纪晓岚跟同僚开玩笑称皇帝为“老头子”。乾隆听后,生气地问道:“老头子三个字如何解释啊?”纪晓岚学识渊博,能言善辩,不慌不忙地答道:“万寿无疆之谓老,顶天立地之谓头,父天母地之谓子,简称老头子。”乾隆皇帝听后转怒为喜,称赞纪晓岚能言巧辩,赦免了他的罪。从此以后,“老头子”这个称呼,便流传开来。官衔皇帝在我国历史上,把君主称为“皇帝”的是开始于秦朝。而“皇帝”一词是“三皇五帝”的统称。三皇指天皇、帝皇和人皇,是传说中的三个古代帝王;“帝”原来指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天帝。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后,自认为是“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将“皇”、“帝”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为自己的帝号,以示自己的尊贵,从此天子称为“皇帝”。“皇帝”一词便开始在历朝历代流传下来。殿下以前“殿下”和“陛下”一样,是对天子的敬称,但是称谓对象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汉代以后,演变为对太子、亲王的尊称。一说魏晋南北朝天子也称“殿下”。唐代以后,只有太子、皇太后、皇后被称为“殿下”。陛下“陛下”的“陛”,是指帝王宫殿的台阶。古时帝王的卫士就在陛下两侧进行戒备。“陛下”是臣子对帝王的尊称。当帝王与臣子谈话时,不敢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阶下的侍者而告之。因而称“陛下”,意思是通过在你台阶下的臣属向你传达卑者话,表示卑者向尊者进言。后来,“陛下”就成为对帝王的敬辞。宰相宰相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宰是主宰,相是辅助。宰相是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夏商称巫史,西周春秋称公卿,宰相是战国以后的官职称谓。丞相丞相是我国古代官名,是古代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皇帝的左膀右臂,辅佐皇帝治理国政。丞相一职最早起源于战国时代,秦国从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开始设左、右丞相。丞相有时也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翰林翰林是我国古代官名。它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唐朝。唐玄宗时,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由于翰林学士参与机要,有较大的实权,当时号称“内相”。首席翰林学士称承旨。北宋时,翰林学士开始设为专职。明代,翰林学士作为翰林院的最高长官,主管文翰,并备皇帝咨询,实权已相当于丞相。清代沿用明代制度,设置翰林院,主管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讲经说史,草拟文件。其长官为掌院学士,由大臣充任,属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统称为翰林。中堂中堂之说起于北宋,唐、宋置政事堂于中书省内,辅佐宰相处理政务,中堂因宰相在中书省内办公而得名,后称宰相亦为中堂。元代沿用此称。明清时,中堂成为对内阁大学时士称呼。明代大学士实际掌握宰相的权力,其办公处在内阁,中书居东西两房,大学士居中,故称中堂。清朝时,大学士是个空名,为了满足大学士对权力的要求,往往要他管一个部。朝廷官员,一般设满、汉族各一人,就座时分东西入座,当中是空的,如有管部大学士在场,便坐在中间,故也称中堂。清代包括协办大学士均用此称,后来中堂成为一种尊称。博士“博士”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是一种官名,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掌通古今,传授学问,培养人才。汉武帝时,设立了五经博士,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易》《书》《诗》《礼》《春秋》每经置一博士,故称五经博士。到了唐朝,把对某一种职业有专门精通的人称之为“博士”,如“医学博士”、“算学博士”等。而宋朝,则对服务性行业的服务员也称为“博士”。知府知府,古代官名,又称“太守”、“府尊”。宋代至清代地方行政区域“府”的最高长官。唐朝以建都之地为府,行政长官市府尹。宋朝升大郡为府,以朝臣充各府长官,称以某官知(主管)某府事,简称知府。明朝以知府为正式官名,为府的行政长官管辖所属州县。清朝沿用明朝的制度。刺史刺史,古代官名,有时称太守,最早设于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刺”是检查问事的意思。刺史原为巡查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太守太守,古代官职,战国开始设置,是郡守的尊称。西汉景帝时,郡守改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后历代一职沿用。都督都督,是古代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历史上有的朝代对地方的最高长官也称“都督”,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相当。巡抚巡抚,因“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又称“抚台”,是明清两代地方的军政大元之一,主要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具有处理全省的民政、军政、司法及监察大权。校尉校尉,古代官名,最早设于战国末期,相当于部队队长。秦朝时为中级军官,两汉时期仅次于将军的官职,唐代以后,地位逐渐低落。知县知县,又称县令,古代官名。秦汉以来,县令为一县的主官。唐朝称佐官代理县令为知(某县)事。宋朝常派遣朝官为县的长官,管理一县行政,称“知县事”,简称知县,并兼管军事。御史御史,官名,原为史官,秦以后设御史大夫,职位仅次子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唐朝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太师太师,古代官名,又称“太宰”。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只是表示恩宠,并无实职。少保少保,指古代两种官名,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来逐渐形同虚设;二,古时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来也逐渐形同虚设。尚书尚书,古代官名,始于战国,最初只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职。汉武帝时,因系近臣,地位渐高,御史、史书令史等都是由太史选拔。汉宣帝时期,尚书权势就已经很高。隋以后尚书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隋唐时期,尚书为正三品,明朝时为正二品。清末增设外务、邮传等部,主官亦称尚书。宣统三年(1911年),开始改尚书为大臣。学士“学士”一称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中,最早是指那些在学校读书的人。魏晋时指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代以后指翰林学士,是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到了清代,大学士成为文臣的最高职位,官至正一品。上卿上卿,古代官名,春秋时期,宗周与诸侯国都有卿,为高级长官,分上、中、下级。战国时作为爵位的称谓。上卿职位相当于宰相。上大夫上大夫是先秦时的官名,诸侯国中的爵位分为卿、大夫、士三级,大夫比卿低一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可见,蔺相如当时比上卿官位低。大夫分为上、中、下三等,“上大夫”是最高一级的大夫。士大夫士大夫,古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士大夫的内容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指官与有职位的人;二,指有一定地位的社会文人。大将军大将军,始设于战国时代,秦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韩信是汉高祖的大将军,卫青是汉武帝的大将军等。魏晋以后,逐渐有名无实。明清两代在战争时会设置大将军一职,战后就会立即废除。枢密使“枢密”最早出现于唐太宗时期,负责向中书门下传达帝命。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以梁守谦为枢密使,枢密使一职正式确立。其后,握权的宦官多以枢密使的名义干预朝政,以至于操纵君主的废立。至唐末昭宗时,权力更大,以致滥用职权,于是改用士人为枢密使。梁太祖时,改名崇政使。后唐复称枢密使。宋代沿其制而稍加变通,以枢密使为枢密院长官。清代常常以枢密为军机大臣的尊称。节度使节度使,古代官名,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任命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这时,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经略使经略使,属军事长官。唐贞观二年(628年),开始设于周边重要的地区。后多以节度使兼任。宋代在西北﹑西南边境地区亦设置经略使,但不常置。西夏设东﹑西经略使。金代以后,经略使一职成为临时性的差遣。元初,也有经略使一职。明清两朝,凡遇有重要军务时就会特设经略,统理一省或几个省的军务,职位高于总督,军务结束后就会撤销该职。清朝中期后,不再设此职。参知政事参知政事,官名,又简称“参政”。唐朝首先设置该职位,但并不是正式的官位,而是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之外的官员,加上该头衔,既可以进入政事堂议事,等于成为宰相群的一员。宋代宋太祖时,为了分割宰相的权力,所以在同平章事(即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简称参知,为宰相的副职,但后来的实际权力大致等同于宰相。辽、金、元等朝代多沿用此制度。明代废除相后,该就职不存在。在清代,协办大学士有时候也美称为参知,但是没有实权,只是虚职而已。军机大臣清朝设立军机处,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任职大臣多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一般七人以上,称为“枢臣”。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任过军机大臣。自从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就取代了内阁大学士,成为了清朝事实上的宰相。直到清末改革官制,理论上,军机大臣的功能被新内阁取代。军机章京军机章京,清代设立的军机处的办事人员,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或“司员”。将军将军始设于春秋时代,因当时卿统领军,所以称卿为将军,到了战国时代,将军正式确立为官名。汉朝设立大将军、骠骑将军,地位次于丞相;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位次上卿。自唐以后,上将军、大将军、将军,或为环卫官,或为武散官(即骠骑大将军)。宋、元、明三朝,多以将军为武散官;殿廷武士也称将军。明清两代,将军由战事时临时设立。清朝,将军也是宗室的爵号,驻防各地的军事长官也称将军。左徒左徒,始设于战国时代的楚国。入内参与议论国政,发布号令,出则接待宾客。诗人屈原曾任此职。太尉太尉,古代官职,是秦汉时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为“三公”。后来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太尉往往在重大军事行动时临时设立,过后则罢。太尉是皇帝的军事顾问,不直接参与领兵。汉武帝时,改太尉为大司马,作为大将军、骠骑将军的加号。东汉时,又重置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为“三公”。历代沿制,均为加官,没有实际的职务。元朝不常置该职,明朝废除该职。大夫大夫,官名,历史上不同朝代,官职内容也不同。先秦诸侯国在国君之下设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秦朝统一全国后,设立有御史大夫、谏大夫、光禄大夫等中央军政要职。至唐宋尚有御史大夫及谏议大夫之职,明清废除。另外,隋唐以后,大夫是高级官阶的称号。在清朝,高级文职官阶称大夫,武职称将军。廷尉廷尉,始设于秦朝,管理天下刑狱,秦汉至北齐,是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汉朝时,曾改称大理。新莽时改名为士,东汉时复称廷尉。魏晋南北朝,廷尉职掌与两汉没有区别,北齐改廷尉名为大理寺卿。唐代时,京师案件由大理寺卿负责审理、判刑,由刑部复核。元代不设大理寺,审判由刑部直接进行。明代恢复大理寺后,受元制影响,又改成京师案件的审判归刑部,大理寺卿负责复核。地方呈报的重罪案件也是先经刑部评议,再经大理寺卿复核。清朝沿用明制。太史太史,又称“太史令”,相传夏末就有此职。西周、春秋时代为朝廷大臣,地位较高,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秦汉设太史令,职位渐低。魏晋以后,太史只掌管推算历法。明清时,翰林院负责修编史书,所以又称翰林为太史。侍郎侍郎,西汉时为郎官,掌守宫廷门户。东汉时,尚书台设尚书一人,下设侍郎多人。唐代以后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的副职。宋元明清没有改变,只是明代侍郎升至从二品,清代侍郎升至正二品。另外,清朝设左右侍郎,均为满、汉人各一。侍中侍中,原指正规官职的加官。因此官常在皇帝左右,有时相当于顾问,地位比较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该职已成为事实上的宰相。隋、唐、五代、宋时,侍中与中书省、尚书省合称三省,负责审查诏令,签署奏章等。宋朝元丰改制(宋神宗赵顼元丰年间,即1078—1085年间,对职官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执行侍中职务,另设侍郎为副长官。南宋时,设左右丞相,不至省侍中或门下侍郎。元朝废除。郎中郎中,始设于战国时代,隋唐到清,朝廷各部均设郎中,是帝王的侍卫官,地位在尚书、侍郎之下,分管各司事务。参军参军,或称“参军事”,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参与军务。魏晋以后地位逐渐低下,成为诸侯、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为地方官员。令尹令尹,战国时楚国设置,为最高官职,掌军政大权,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令。使节使节,又称“符信”,是古代一种官职的凭证。根据任职地区的不同使节分为:在山区任职的,授其“虎节”;在平原地区任职的授其“人节”;在湖泽地区任职的授其“龙节”。另外,“使节”还作为出使的凭证,如张骞出使西域时,持的就是这种“使节”。太监太监,又称“宦官”,通常是指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的男子,他们是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官职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除,授予官职;擢,提升官职;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主席“主席”一词来源于中国。我国古代没有桌椅,人们席地而坐。室内铺的比较大的“筵”,每个人坐的小垫子叫“席”。古人进屋,先脱鞋,再走过筵,坐在席上。长辈独自坐在正位或主家席位,以示尊重叫做主席。现在通常国家、党派、团体以及主持会议的人都称为主席。书记书记,旧时从事公文、书记工作的人,也专指担任抄写工作的人员。现在多是政党各级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设总书记;地方各级党的委员会和基层党的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均设书记。职责是,坚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抓好党风建设,督促、检查党的各项工作等。省长省长,最早出现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初称民政长。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改为省长。现在省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政府第一位领导人,是该省的第二领导人。省的第一领导人是省委书记。省长是该省中国共产党的委员会排在第一位的副书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