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或许,是他看到了我展现出的能力和手腕,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开始将更多的权力下放给我,让我监国理政。
而我,则励精图治,整顿吏治,发展经济,安抚民心,努力弥补过去因为“气运被窃”而造成的种种弊端。
大齐的国力,在经历了一场未遂的宫廷政变后,反而开始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态象。
直到有一天,我去天牢,最后一次“探望”李洵和苏氏。
李洵已经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眼神浑浊,神智不清,嘴里还在断断续续地咒骂着我,咒骂着命运。
苏氏则彻底疯癫,蜷缩在牢房的角落里,抱着一个布偶,不停地喊着“我的皇儿”、“我的后位”。
看着他们凄惨的下场,我心中没有丝毫怜悯,只有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
恶有恶报,这是他们应得的结局。
最终,父皇下旨,李洵因谋逆大罪,被赐三尺白绫,于天牢自尽,保留全尸。
苏氏则因疯癫,被废黜太子妃之位,打入冷宫,终身监禁。
苏氏一族,也彻底退出了大齐的政治舞台。
处理完这一切,我感觉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
我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朝政之中。
我大力整顿吏治,严惩贪腐,提拔贤能。
我减免赋税,鼓励农桑,兴修水利。
我加强边防,整顿军备,扬我国威。
在我的治理下,大齐王朝逐渐走出了过去的阴霾,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父皇也对我越发信任和倚重,几乎将所有朝政都交由我处理,自己则乐得清闲,颐养天年。
三年后,父皇龙体欠安,正式下诏禅位于我。
我并未推辞。
经历了两世的波折,我早已明白,只有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抱负,守护好这片江山和我在意的人。
登基大典庄严肃穆。
我身着十二章衮服,头戴平天冠,一步步踏上太和殿的丹陛,接受百官朝贺,万民跪拜。
那一刻,我心中感慨万千。
两世为人,历经生死背叛,阴谋诡计,我终于站到了这权力的顶峰。
我俯瞰着殿下乌泱泱的人群,目光最终落在了站在百官之首,身着崭新大将军朝服的赵辰身上。
他也正仰头望着我,眼神里充满了激动、骄傲和忠诚。
我的心湖泛起层层涟漪。
他是我最可靠的臂膀,是我可以完全信赖的伙伴。